喀山战役-喀山红vS苏维埃
列宁的故事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Vladimir Ilyich Lenin) 1870年4月22日生于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个具有革命思想的教育工作者家庭,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在同胞六人中排行第三,自幼聪颖好学,拉丁文和希腊文均极出色,1887年从辛比尔斯克中学毕业时的成绩名列第一。1887年其兄以谋杀沙皇罪被处死,同年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读书,三个月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旋又被捕流放。1888年10月回到喀山,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89年5月随家迁居萨马拉(今古比雪夫),1891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法律系,以优异成绩通过法律考试,获准从事律师职业。1893年至1895年移居彼得堡。
1895年前往西欧,与一些流亡国外的者、特别是最享重望的思想家普列汉诺夫接触,同年返国,成为彼得堡小组***,并创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向工人传播理论,同年12月被捕入狱。1897年2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他在那里与克鲁普斯卡娅结婚,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和写作。1900年初流放期满。1900年7月去德国慕尼黑,同年12月与普列汉诺夫、马尔托夫在当地创办了者的第一张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第一期出版。1903年在伦敦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问题,他在其著作《怎么办?》中提出了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见解。在第二次大会中,列宁坚持建立在“民主集中制”指导下的“新型的党”,要有铁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而以普列汉诺夫、马尔托夫和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一派则攻击列宁要消灭党内自由,最后要实行一人独裁。列宁派在会上占多数,称为布尔什维克,以马尔托夫为首的一派占少数,称孟什维克。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列宁认为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胜利后建立“革命工农民主专政”。
1919年5月25日,列宁在莫斯科红场
向接受军训的部队讲话。 新华社发
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于11月由国外回到彼得堡。1905年11月至1906年8月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7年12月根据党的决议再度出国。1912年1月领导在布拉格单独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会议,把孟什维克清除出党,使布尔什维克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两派从此分道扬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宁宣称第二国际业已死亡,号召“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同年9月去瑞士,两次组织各国反战社会主义者的反战大会。1917年发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分析了什么是战争的真正原因。1917年2月俄国资产阶级经过民主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后,产生了由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政党组成的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进行世界战争,无力使经济免于崩溃。同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把土地分给农民和政府控制私营工商业的政策,使布尔什维克赢得全国各地苏维埃的支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战斗口号。关于政权问题,在其所写的《国家与革命》中,提出无产阶级必须粉碎现存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10月20日左右,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召开中央委员会会议,通过武装夺取政权的决议。列宁亲自领导了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11月8日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宣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苏维埃政权诞生后,列宁和德国签订了对俄国非常不利的《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列宁遇刺受伤,很快康复。1919年3月主持召开共产国际成立大会(第三国际),主张。1918年至1920年内战中,列宁艰苦地组织工农红军,动员人力,挖掘资源,支持军队作战,最后消灭了受协约国支持的白军。1921年宣布新经济政策。在列宁的最后两年里,俄罗斯沙文主义蔓延,特别是斯大林于1922年就任党的总书记后,权力日益集中。列宁曾以最大的努力企图改变这种趋势,不幸于1922年春身患重病。同年4月,医生从他的颈部取出被打进的两颗子弹中的一颗,但一个月后,他又患局部瘫痪症,不能讲话。1923年3月10日起,他完全停止了政治活动。1924年1月21日下年6点30分(莫斯科时间)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逝世。
列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他的著作编成《列宁全集》出版。
根据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列宁陵墓建在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最初根据设计师亚·舒谢夫的设计在三天内搭建了一座简易的列宁墓。接着建造了第二座列宁墓,于1924年8月1日开放供瞻仰,它也是木制结构的,但规模比较大,还在陵墓上修建了观礼台,供苏联国家***在红场参加节日庆典时使用。1930年10月,再次根据舒谢夫的设计方案在红场上建成了砖石结构的列宁墓,它保留了原建筑的基本结构,但更为气派,占地面积增加了三倍多,比过去高3米,深红色的石榴石和黑色的大理石使其更加庄严肃穆。墓中安放着置有列宁遗体的水晶棺。1931年在列宁墓两边修建了可容纳1万人的观礼台。为了使列宁遗体始终处于适宜状态,专家们使用一种专门配制的气溶胶液对遗体皮肤做湿润处理并采取了其它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列宁遗体的组织和细胞保存完好,外形几乎未发生变化。自1924年1月27日列宁遗体安置在陵墓中以来,每年有很多国内外游人前来瞻仰列宁遗容。
材料二中苏俄政府和美国救济总署在选用俄方雇员方面有何分歧
严重的饥荒迫使苏维埃政府向国际社会寻求人道主义援助。1921年7月23日,美国的报刊上出现了马克西姆·高尔基于1921年7月13日向“有良知的人们”发出的呼吁书。呼吁书中说,由于歉收,千百万的俄国人正在面临饥饿的威胁。因此,希望所有有良知的欧洲人和美国人都来用粮食和药齤品援助他们。
美国救济总署率先响应这一号召。美国救济总署是一个慈善机构,成立于1919年,由赫伯特·胡佛担任领导。其主要任务是向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国家的居民,特别是儿童和老人提供援助。美国政府称美国救济总署是一个非官方性质的慈善机构,但这并不完全与该组织的实际情况相符。我们从美国政府授意胡佛领导的美国救济总署在援助苏维埃俄国之前提出纯粹的政治要 求就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在决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之前,美国救济总署向苏维埃俄国提出条件,要求苏维埃政府尽快释放关押在苏维埃俄国的美国人。为了获得境外的粮食援助,苏维埃政府接受了美国救济总署提出的这一条件。
1921年8月20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与美国救济总署在里加签订了救助饥民的条约。
在里加条约签订之后不久,美国救济总署的第一批救灾货物就抵达了彼得格勒。鉴于饥荒夺走了越来越多人的生命,1921年12月美国救济总署开始向美国政府请求增加粮食援助。美国国会经过讨论通过决议,拨款2 000万美元用于在美国市场上采购粮食来救济俄国的灾民。
为了筹集更多的粮食救济灾民,胡佛还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向苏维埃政府建议:由美国救济总署做中介,帮助苏维埃政府动用国库的黄金来购买巴尔干地区和美国的粮食。苏维埃政府同意了胡佛的建议。胡佛接下来开始游说美国,希望此事得到的特许。因为自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美国政府对进入美国的苏维埃俄国的黄金实行禁运。经过胡佛的努力,美国救济总署的中介身份很快也得到政府的允许。这是美国政府在特定条件下对苏俄外交政策的一种让步。由于大量的灾民急需医疗救助,1922年1月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向俄国提供价值400万美元的药齤品援助。
除了粮食和药齤品外,美国救济总署还利用邮寄包裹的方式来扩大美国和欧洲人民对苏俄民众的食品和物资援助。1921年10月19日,苏维埃政府与美国救济总署签订了包裹协议。美国救济总署在苏俄发放了约150万张有关请求救助的邮局明信片。苏俄公民可以在明信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通信地址,然后由美国救济总署负责将这些明信片在美国和欧洲的民众与机构中间散发。这种援助方式很有效,它保证美国机构和个人对苏俄的援助能够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人身上。在苏俄分发包裹并非易事。苏俄的运输条件很差,盗匪活动猖獗,再加上政局动荡和国内外通讯联系中断,都给包裹的邮递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当然,对美国救济总署而言,最令人不愉快的是来自苏俄行政机关的不信任。由于担心包裹业务将成为国外反革齤命分子援助国内反革齤命分子的渠道。因此,苏维埃政府不希望包裹业务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由于两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苏维埃政府与美国救济总署在合作过程中缺乏相互信任,经常会出现像邮寄包裹业务那样的摩擦。按照里加条约,美国救济总署的工作人员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俄方雇员。这一点常常引起苏 维埃政府的不安,担心因此会失去对美国救济总署在俄活动的监督权。美国救济总署通常喜欢吸收有一定社会经验的苏俄知识分子来为其工作。但是这样的人数量有限。十月革齤命后大批的知识分子、包括教授和医生离开了苏俄,剩下的很多人遭到了苏维埃政府的排挤和镇齤压。由于对布尔什维克的恐怖政策充满畏惧,害怕被指控为从事反革齤命活动以及与外国资本有瓜葛等原因,很多人拒绝为美国救济总署工作。但救济总署的地方机构最终还是建立起来了。在这些地方机构中的很多苏俄人是贵族和小市民出身。由于这一点和其俄方雇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他们的阶级属性、知识和经验,结果让一些非无产阶级出身、更富有阶层的人获得了这份工作。
苏俄地方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有时候还干预救济总署的工作。1922年11月4日,美国救济总署在苏俄的总负责人哈斯克里向苏维埃政府负责美国救济总署事宜的全权代表兰杰尔反映:救济总署决定在喀山设立露天食堂,但当地的苏维埃机关工作人员却拒绝提供开办食堂的资金。而根据里加条约的规定,美国救济总署有权决定食品供应的地点,苏维埃政府必须负担这些食品供应点的费用。于是哈斯克里向兰杰尔表示,如果苏俄方面不能为成立露天食堂提供资金的话,那么美国救济总署将停止在当地发放救灾食品。通常,类似这样的事件因美国救济总署以停止当地的救援工作相威胁都会很快地得到解决。
逮捕美国救济总署的俄方雇员是苏维埃政府反对该机构在苏俄享有独立特权的明显表现。1922年春,在萨马拉的8名美国救济总署的苏俄雇员被苏俄方面逮捕。在美国救济总署就逮捕的原因提出质询时,苏俄方面表示,这些人是社会革齤命党成员。保护在美国救济总署工作的任何社会革齤命党成员都会使该机构与苏俄中央权力机关发生冲突,而不维护这些人的权力就意味着是对布尔什维克镇齤压行为的默认。更何况如果对镇齤压行为不做出反应,会使苏维埃政府有可能进一步去干涉美国救济总署的内部事务。考虑到以上因素,美国救济总署与苏俄方面在这一事件上最终达成妥协:在美国救济总署的坚决要求下,签署逮捕救济总署俄方雇员命令的苏俄负责美国救济总署事宜的萨马拉分支机构的负责人萨夫金被解除职务。
1923年救济总署在苏联的活动结束后,国家政治保安局逮捕了几百名在美国救济总署各地区分部工作过的苏俄人,指控他们为了华盛顿的利益和金钱从事反革齤命间谍活动。苏俄方面称这些被逮捕的人早就处于国家政治保安局的监视之下,只是对其逮捕推迟到救济总署的工作结束之后。逮捕美国救济总署从前的俄方雇员引起胡佛的强烈愤慨。《纽约齤时报》的一名记者后来曾就此事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写到:“一开始我理解他的愤怒,但很显然,在美国救济总署雇佣的10万人(应为8万人———作者注)中有不少滥用自己的地位从事国家政治保安局认定的犯罪行为。”[4](P30)应当承认,并非所有的美国救济总署工作人员的行为都与其在苏俄的崇高使命相符。在克里木,当地的居民,特别是鞑靼居民对美国救济总署工作人员的印象欠佳。因为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美国救济总署工作人员还要求苏俄方面为其提供别墅。一些工作人员不愿用普通的盘子吃饭,甚至想喝陈年的葡萄酒和香槟。
1922年圣诞节前夕,美国救济总署的一些工作人员试图通过走私将珍宝、毛皮和名画偷运出境。这些物品在苏俄海关通常要征收很高的出口关税,所以他们把这些物品与美国救济总署的外交邮件放在一个集装箱里,严重地违反了苏俄的海关法律。苏维埃政权利用这一事件指责在苏俄的美国人“贪财”,“是阶级异己分子”。《消息报》还发表了一篇批驳文章,题目是《他们怎样援助》。文章中说,走私事件是“文明”的美国人在“不文明”的俄国行为的典型事例。对于《消息报》这篇 评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兰杰尔在秘密报告中曾遗憾地指出:“在《消息报》发表有关走私的报道后,我们与美国救济总署的关系开始急剧恶化。”[5]
随着救灾工作的深入和形势的发展,苏维埃政府与美国救济总署在援助的目标上也发生了分歧。到1922年秋,苏维埃政府关心的是如何恢复经济,而不是单纯地给饥民提供援助。用加米涅夫的话说,对于布尔什维克来说,首要的任务是改良耕地,改造运输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歉收现象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不是单纯地养活一些孩子,使他们不至于在下一年到来之前饿死。而美国救济总署对援助目标的看法却与苏维埃政权存在明显的差别。救助饥饿人群是美国救济总署前往苏俄的主要目的,除此以外,美国政府反对向苏维埃俄国提供任何旨在恢复其经济的援助。
1922年秋,苏维埃政府声明,苏俄的饥荒已经基本消除,同时宣布了与饥荒后果做斗争的新方针。新方针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工业和农业。根据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1922年9月12日的决定,救助饥民的中央委员会被改组为与饥荒后果做斗争委员会。苏维埃政府工作方针的改变,使救济总署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进一步复杂起来。
当美国政府了解到,苏俄决定向国外出口粮食后,美国救济总署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尽管加米涅夫称,苏俄出口粮食的数额并不大。但是对于出口粮食的这一做法在苏俄国内就有人提出疑义。例如,在国内的一家刊物上有人提出:“不能靠饿着俄国工人和男人的肚子来发展我们的粮食出口”。在此后的一次部门会议上中央统计局的代表波波夫也提出:“如果我们把一部分粮食运到国外,同时又从国外得到慈善救济,这样的做法是不太合适的。”[6]
对于苏俄出口粮食,美国方面的反应更加强烈。胡佛表示,俄国出口粮食使美国救济总署的援助面临着危险。美国的报纸上用大标题醒目地写着:“用武力和狡猾的阴谋赢得和平,这就是红色俄国人的把戏吗?”;“俄国一边要救济,一边卖粮食”;“苏俄卖了很多粮食!”[2](P205)。1923年春,美国救济总署决定离开苏俄,5月末,美国救济总署向苏维埃政府正式通知了这一消息。到1923年夏,该组织所有的美方工作人员全部返回了国内。
列宁的人物经历
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于俄罗斯帝国辛比尔斯克省的辛比尔斯克市(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的辛比尔斯克市),他有俄罗斯人、莫尔多瓦人、卡尔梅克蒙古人、犹太人、伏尔加德意志人、瑞典人的血统。
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扬诺夫出身于贫苦家庭,他靠半工半读求学,后来由于工作勤奋出色当了省的国民教育总监,在教育领域做了大量工作 。列宁的母亲虽然是位家庭妇女,但她品质高尚,为人善良正直,知识丰富。他们夫妻关系亲密,相敬如宾。他们热爱孩子,又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这种家庭本身对孩子的成长就必然起着良好的作用。
他的几位兄弟姐妹也都具有同样的教养和品德。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在彼得堡大学学习时学习成绩优异,由于积极参与民意党谋刺沙皇的准备工作,于1887年被处死刑,死时年仅21 岁,这件事情对列宁影响极大。姐姐安娜从1886 年开始参加革命运动,多次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妹妹奥利嘉很有天分,可惜在高等女子学校读书时患伤寒病去逝了,她和列宁非常友爱,经常在一起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思想进步。弟弟德米特里学习成绩优异,是一位职业医生,从1897 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小妹妹玛丽亚,在大学读书时也参加了革命活动,成为了一名职业革命家。
1887年列宁中学毕业,就读喀山大学法律系,大学一年级时因在学校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流放到喀山附近的柯库什基诺村监视居住,后因母亲向政府当局申请,改到萨马拉省列宁姐夫所居住的农村继续被警察公开监视居住。
在此自学了大学法律系课程以及著作,特别是《***宣言》、《资本论》等,由此接受并一生坚信共产主义。 1888年回到喀山,成为喀山小组的积极分子。1889年举家迁居萨马拉,组织了当地第一个小组。
1892年,写下了其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同年,获得沙俄政府教育部批准,以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校外旁听生资格赴彼得堡参加大学毕业国家考试,获金质毕业奖章与大学毕业证书。随即进入彼得堡一家律师事务所从事见习律师,并参加了当地者组织的工人小组活动。
1893年,移居彼得堡,为在俄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做了大量工作。1894年写成《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对民粹派的经济政治理论、特别是唯心主义世界观进行全面批判。
1895年,把彼得堡各小组统一起来,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
同年12月,被捕入狱。1897年2月被流放到东西伯利亚。1899年在流放地完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从而彻底清算了民粹派的错误理论。1900年流放期满,列宁曾被允许回到彼得堡(1924年~1991年改名为列宁格勒),随后赴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然后又到斯图加特、慕尼黑、莱比锡、布拉格、维也纳、曼彻斯特和伦敦,从事的职业政治活动。在德国慕尼黑他与马尔托夫合作创办了第一份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报纸《火星报》,然后先后在莱比锡、伦敦出版。期间他使用过很多别名,最终以“列宁”作为正式名。
1901-1902年,撰写了日后在俄国革命中极具影响力的《怎么办?》一书。该书明确表示反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批评党内的“经济派”路线,认为落后群体应接受先进群体的领导,要求把党建设成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核心、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机构(即民主集中制)。1903 年列宁出席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中列宁的观点遭到马尔托夫、托洛茨基等人的反对,其思想被批评为“雅各宾主义”。由于原则性问题的矛盾,党内逐渐分裂为以他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少数派)。
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领导召开了只有布尔什维克派参加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布尔什维克在这次革命中的策略。在此次革命的高潮11月上旬,列宁归国回到彼得堡,直接领导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和彼得堡委员会并参加党的机关报《新生活报》的编辑出版工作。1906年被选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主席团。
革命失败后,列宁于1907年12月离开俄国,流亡在西欧的巴黎等地,在相对贫困的条件下坚持从事政治写作。为回应对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争论,他在1909年完成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日后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哲学原理。他忙于参加欧洲各地的社会主义集会活动,如1912年的布拉格代表会议。列宁曾在巴黎与社会主义革命者依涅莎·阿尔曼德相识,两人建立了秘密的情人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批评那些支持本国战争的社会民主党,声称第二国际已经死亡,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战争期间,他居住在奥地利波罗宁镇时,曾被当局短暂扣押。随后他于1914年搬到中立国瑞士的伯尔尼,后来又搬到了苏黎世。并且在1915年8月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也可能取得胜利。
1915年9月,他在瑞士参加了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齐美尔瓦尔德会议。列宁作为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主张应把帝国主义战争转化为阶级战争,呼吁工人阶级借机发动内战夺取政权。而会议中的多数派否决了他的主张,认为应把会议纲领限制和平主义的范围之内。在第二次于瑞士的召开的反战会议中,他率领齐美尔瓦尔德左派重申主张,但最后只得到了一个妥协的宣言。
1916年春,在苏黎世完成了另一部理论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批判论敌考茨基的同时,也普及了后者在19世纪的正确观点。
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俄罗斯帝国沙皇尼古拉二世逊位,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被彻底推翻,成立了以社会革命党和立宪民主党为主的各党派联盟俄国临时政府。同时彼得格勒也成立一个苏维埃。此时尚在中立国瑞士的列宁深知自己需要马上返回俄国,但由于邻国陷入了一战无法直接通行。尽管如此,瑞士社会民主党人弗里茨·普拉廷积极与德国当局协商,德国也希望能利用列宁缓解同俄国在东线的战事,于是同意协助列宁乘坐由德国安排的“密封列车”回国。列宁穿越德境后乘船到达瑞典,在瑞典社会民主党人奥托·格日姆伦、图雷·尼曼等人的帮助下,他顺利经过斯堪的纳维亚,于1917年4月16日乘坐火车到达彼得格勒的芬兰站。
列宁归国后迅速成为革命运动的领袖。他提出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反对所谓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抗议其故意拖延立宪会议选举,并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起初由于他政治上的左倾使党陷入了孤立,然而后来他的不妥协立场却使所有不信任临时政府的人把布尔什维克视为自己的盟友。而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社会革命党***克伦斯基等则污蔑列宁是德国派来的间谍。
1917年7月,彼得格勒发生了“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了布尔什维克所支持的示威游行的工人和士兵,并宣布通缉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列宁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暂时放弃了武力夺权的想法。他潜伏至拉兹里夫湖畔的草棚里,继续指导革命斗争,8月9日离开俄国本土到达芬兰(当时处于半独立的处境),在此完成了《国家与革命》的写作。9月7日,俄军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旨在推翻临时政府的政变,后者不得不向布尔什维克的赤卫队求援。政变最终被粉碎,而布尔什维克也借机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列宁分析了新的形势后,9月12-14日给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彼得格勒委员会和莫斯科委员会写的两封指示信里,明确提出了通过起义夺权的方案,并于同年10月7日从芬兰秘密返回彼得格勒。他起草了由全会通过的武装起义的决议,于1917年10月24日夜间到达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起义。
发动了十月革命,拥护布尔什维克的工人、士兵和水兵于次日凌晨2点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推翻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人民委员会,并表示立即举行立宪会议选举,并要求排除立宪民主党,建立清一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府,即“一切权力归苏维埃”。1917年11月8日,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颁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列宁发动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表示立即召开立宪会议,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同时打击资产阶级反对派报刊,打压立宪民主党。但由于占当时俄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普遍支持民粹主义的社会革命党(而大城市的工人则普遍投票给布尔什维克),结果社会革命党在立宪会议选举中以明显的优势击败布尔什维克胜出。列宁不愿看到革命果实丧失,表示“依靠民意,但也不能忘记”,于1918年1月5日解散了在彼得格勒塔夫利达宫召开的立宪会议,并派军队驱散了反对解散立宪会议的示威者,随后称“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是的口号,引起了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立宪民主党等党派的激烈反对。
为维护苏维埃政权打击反对阵营势力,1917年12月20日,列宁提议组建了一个全俄肃清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契卡)。任命捷尔任斯基为契卡主席。1918年2月,中央委员会发表了《人民委员会告俄国劳动人民书》,列宁在《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法令中,亲手加入“资产阶级中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应编入挖壕营,受赤卫队负监视,反抗者枪毙。……所有敌方奸细、投机商人,暴徒,流氓,煽动者,德国间谍,一律就地。”等内容,赋予契卡机关拥有不经审判便可执行的权力。1918年9月,列宁公开声称要制造一场针对资产阶级的“”,给社会带来了恐慌。不同学者的研究表明,从1917年到1922年间,被契卡绞死和的人数可能达到数十万至数百万人。受打击者不仅仅是反对派的成员,还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平民。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全家也于此时被枪毙。一些者及社会民主党人纷纷谴责列宁,孟什维克领袖马尔托夫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中派”领袖考茨基称布尔什维克党的执政为“恐怖统治”,俄国之父(后成为孟什维克)普列汉诺夫也称列宁“成为新的罗伯斯庇尔”。
1918年1月14日,列宁在彼得格勒完成一次演讲后,和瑞士社会民主党人弗里茨·普拉廷共同乘坐一辆汽车,在经过一座桥上时,突然遭遇12名不明身份的枪手猛烈射击。普拉廷急忙将列宁的头部按在座位下,而他自己掩护列宁的手却被打得鲜血直流。事后契卡人员未能抓获枪击者,也未能确定杀手的身份。据后来移居国外的行刺者透露,组织这一行动的是沙科夫斯基公爵,他为这次行动赞助了50万卢布。
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首都莫斯科郊外米赫尔松工厂对工人演讲后刚要踏上汽车,一位女性上前与其交谈,正在列宁回答她时,一支握手枪的手在三步远的近距离伸了出来,接着响起了三声枪响。第一发子弹击中列宁左肩,第二发击中他的左胸并穿颈而过,第三发却打中了正在与他谈话的女性。列宁当即倒地不省人事。
恢复意识后他拒绝前往医院治疗,因为他认为可能会有下一次暗杀等待着他,遂被迅速带往克里姆林宫。第二发子弹的位置很危险,医生无法将其取出。子弹没有刺穿左肺,但由于血液流入肺脏,情况仍很紧急。而列宁依然继续工作,身体状况
逐渐恢复。但此次暗杀事件给列宁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很多人相信他晚年的中风与此有关。
她是社会革命党成员。事件发生不久后她就被契卡逮捕,卡普兰承认自己刺杀了列宁,并表示幕后无人指使,完全是个人所为,因为列宁是“革命的叛徒”。尸体被焚毁。1938年2月,苏联当局曾一度宣称布哈林是幕后主谋,后来又在1988年2月为布哈林平反。由于暗杀过程的资料记载存在诸多疑点,部分学者认为真凶并非卡普兰而是另有其人,其中列宁的副手,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有重大嫌疑。在此案和契卡首脑Moisei Uritsky遇刺身亡后,斯大林提出了要进行「公开和系统的全民恐怖……对付那些要负责的人」。 1918年1月15日,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建立红军的法令,任命托洛茨基为军事人民委员和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1918年3月,列宁领导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第七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党正式更名为俄国***(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同年颁布宪法,将国家的正式名称定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俄国。
在1920年,列宁称苏维埃政权无法离开巴库的石油而生存,苏维埃俄国遂支持阿塞拜疆的布尔什维克势力,1922年3月,这三个国家组成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外高加索联邦。
布尔什维克上台后,俄国和德国仍然处于交战状态。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退出一战,布哈林则认为应继续进攻解放德国,托洛茨基则支持不战不和。起初列宁方案的支持者占少数故停战决议没有被通过,而随着德国军队的推进,部分***改变了立场,最终于1918年3月3日,同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条约使波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乌克兰、芬兰、格鲁吉亚等国纷纷独立,使俄国丧失了大片领土,激起国内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左派社会革命党也因此借机与布尔什维克发生分裂,于同年3月退出了联合政府。
布尔什维克驱散立宪会议并签订《布列斯特条约》后,国内形势剧烈动荡,1918年春,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叛乱,控制了乌拉尔山附近的西伯利亚铁路。同年6月8日,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和孟什维克在萨马拉成立了立宪会议委员会(后改称全俄临时政府),并控制了萨拉托夫、辛比尔斯克、喀山、乌法一带。11月,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成立西伯利亚政府,又于不久后发动政变推翻全俄临时政府,自封为“俄国最高执政”。同时联合南部的邓尼金,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尤登尼奇,在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诸多国家的支持下,发起白卫军运动,对抗布尔什维克,俄国内战开始。列宁领导的人民委员会中央任命托洛茨基为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组建并领导红军,其中大量任用前沙俄时代的军官,对抗白卫军运动。1919年,西线红军的波罗的海舰队击败尤登尼奇及英国舰队,东线红军在伏龙芝等人的指挥下击溃高尔察克的东路白军。1920年,布琼尼、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率领红军击败邓尼金、弗兰格尔的南路白军。直到1920年10月,苏俄基本稳定了国内局势。
1918-1919年期间,欧洲连续发生了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芬兰革命等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世界局势的顺利发展的引起列宁发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乐观情绪。他预测俄国革命的下一环将是德国革命,为援助西欧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他希望能渗透进波兰并建立一个苏维埃政府,然后延伸到德国去支援那里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布尔什维克建立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而新生的波兰第二共和国***毕苏斯基则希望借机建立由中东欧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瓦解苏俄以阻挡其向西扩张,遂于1920年与乌克兰民族主义***西蒙·彼得留拉结为同盟并派兵进入乌克兰,占领基辅。双方发生摩擦引发波苏战争。由图哈切夫斯基率领的红军在与波军进行了几轮拉锯战之后,苏军在华沙战役中被对方击退,双方于1921年3月18日签订《里加条约》结束战争。 由于紧张的革命与战争,在暗杀之前列宁的健康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子弹留在他的颈部,靠脊柱很近,约1cm,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安全取走子弹。直到1922年4月24日,由一位德国医生为列宁实施手术取出了子弹。 1922年5月,列宁第一次中风,右侧部分瘫痪,开始减少政务。同年12月第二次发生中风后,他停止政治活动。1923年3月,他第三次中风后,直到去世一直卧床不起,也不能说话。
列宁在第一次中风以后,完成了一份遗嘱并交给了妻子克鲁普斯卡娅,评论了六位苏共的高级***,包括:托洛茨基、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可夫。其中对斯大林的看法是“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由于同期列宁和斯大林在关于外贸垄断和格鲁吉亚事件问题上发生严重争执,1923年1月4日,列宁又为他的口授记录作了一个补充,是专门针对斯大林的: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1923年3月5日,列宁得知妻子克鲁普斯卡娅被斯大林辱骂和恐吓后十分愤怒,向斯大林提出绝交。 斯大林向列宁道歉,最终事情平息。
1924年1月21日莫斯科时间18时50分,列宁在戈尔基村去世,终年53岁。有90余万人出席追悼大会时瞻仰了列宁的遗体并默哀。视列宁为良师益友的闻讯后致悼词:
茫茫五洲,芸芸众生;孰为先觉,以福齐民?伊古迄今,学者千百,空言无施,谁行其实?惟君特立,万夫之雄;建此新国,跻我大同。并世而生,同洲而国;相望有年,左提右挈。君遭千艰,我丁百厄;所冀与君,同轨并辙。敌其不乐,民乃大欢;邈焉万里,精神往还。天不假年,与君何说;亘古如生,永怀贤哲。
而坚持主义立场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评论说:俄国人民掉进泥潭苦苦挣扎,对于他们来说最坏的事情莫过于列宁的诞生,而第二坏的事情则是他的死亡。列宁逝世后,苏联政府为纪念他,在莫斯科的红场建造列宁墓并将列宁的遗体用现代防腐技术制成木乃伊保存在水晶棺内供瞻仰。 1920年代初,俄国宇宙主义运动相当流行,列昂尼德·鲍里索维奇·克拉辛和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博格丹诺夫提议将列宁的尸体冷冻,以便将来让他苏醒。冷冻设备需到国外购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计划未能实现。于是计划改为尸体进行防腐处理,在1924年1月27日放置在永久展览在莫斯科列宁墓。俄罗斯科学院等机构提出将列宁的遗体迁出红场列宁墓下葬,并得到了部分议会议员的支持。但这一提议同时也遭到包括在内的不少政治人物的反对。
列宁逝世三天后,彼得格勒更名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改名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所在的列宁格勒州保持原名。
有关列宁的确切死因,长期以来一直是各方猜测的话题。医学专家在解剖并仔细分析列宁大脑时发现了什么?哲学副博士、畅销书《天才死后的诊断》的作者莫尼卡·斯皮瓦克,有幸接触过秘密档案文件,她帮助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
斯皮瓦克说,列宁54岁英年早逝以后,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列宁的大脑。下面是健康人民委员尼古拉·谢马什科院士报告中的一段话:“列宁的死因被认为是血管壁硬化(动脉硬化)。解剖证明,这是列宁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因就在颈动脉。”斯皮瓦克说,解剖时,发现列宁的大脑状况很糟糕。列宁的脑颅组织总共只有1340克,连标准的脑重量都达不到。谢马什科院士的报告说,“动脉硬化首先影响大脑,也就是直接支配人体活动的器官”。用这位专家的话说,病症直接侵害“最脆弱的部位”,列宁的脑颅组织就是这种“脆弱”部位。
后来,专家就把列宁的大脑、心脏和从他身体里取出来的子弹放入研究所的玻璃瓶,进行仔细研究。据斯皮瓦克说,1925年,苏联成立了专门研究列宁大脑的实验室。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没有自己的专家,只好求助于外国。著名的德国神经学家奥斯卡尔·福格特(1870-1959年)主持了研究工作。按照福格特的计划,在德国制作了宏观切割仪(切割成几大块)和微观切割仪(做成3.4万个切片)。
1927年,福格特提交了研究报告。报告说,列宁的大脑结构与常人不同,这成就了他的领袖事业。列宁的锥体细胞非常发达,细胞之间的连接纤维十分有力,细胞内核也极为坚实和清晰。科学家把列宁的大脑和其他天才的大脑相比较,认为列宁的大脑质地更高。列宁前额部位的沟回比卢那察尔斯基、米丘林、马雅可夫斯基的沟回都要多。
为什么俄超2010 没有 FC莫斯科
十四支,十五支,现在是十六支。俄罗斯超级联赛看上去似乎能在本周末以额定的队伍数目如期开踢,但在这金融寒冬下能否最终如愿,犹待观望。冠军热门不外乎喀山鲁宾、莫斯科中央陆军、莫斯科斯巴达克和圣彼得堡泽尼特,四家将为冠军头衔展开争搏斗。然而真正的战斗可能仅仅是为了一个目标,生存下去。
俄罗斯足球的勃兴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俄国的能源经济,然而这张能源经济牌却在衰退中。俄国GDP在经历多年显著增长后,于2009年遭遇下滑,其影响甚至已经波及到足球界——FC莫斯科上个月即因诺里尔斯克镍业的退出而宣告解散,重演并成全了莫斯科鱼雷有欠体面的最终结业。( 译者注: 莫斯科鱼雷FC Torpedo Moscow于1996被重型汽车制造商ZiL出售,ZiL转而另组了Torpedo-ZiL从低级联赛打起,杀回顶级联赛,又于2003年卖给了诺里尔斯克镍业,随后该队改名FC Moscow,因而可以说和鱼雷极有渊源。同时,原先的莫斯科鱼雷2008年因降级俄甲,被卢日尼基集团变卖回ZiL,未及获取次年联赛的准入资格,只好狼狈地参加莫斯科地区的业余联赛。) 即使有阴谋论者认为这一切只是为了能让阿兰尼亚( Alania Vladikavkaz)重返顶级联赛(用以慰抚俄罗斯的腹心之患——高加索地区,虽然这一地区已经有三支球队跻身俄超),FC莫斯科依然堪作其他俱乐部的前车之鉴。
世人皆谓英格兰足球有欠健康,难以持续稳定发展,然而和俄国相比,它竟是如此令人欣慰的健康蓬勃——整个俄罗斯超级联赛每年的电视转播权收入仅1600万英镑,场均上座率仅在12000人左右,而商业开发和广告收益更是微乎其微。
几乎每一家俄国俱乐部都靠资助存续。这些资助通常来自商业寡头(比如今时今日的俄国首富、同时也是热心球迷的米哈伊尔·普罗诃洛夫。他于2007年2月离开了诺里尔斯克镍业,和其长期合作伙伴弗拉基米尔·波塔宁分道扬镳。 FC莫斯科今天的下场其时就已初露端倪。),地方政府,抑或两者都有。
鞑靼斯坦的地方政府支撑着喀山鲁宾,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赞助着泽尼特,莫斯科斯巴达的后台是卢日尼基,而莫斯科中央陆军则刚刚和中型石油公司Bashneft签订一则数目未明的合约。德勤的沙菲尔·加列耶夫( Shafir Galeyev )表示,虽然不可能对每一家俄国俱乐部进行全面审计,但他相信这些球队上赛季都遭遇了营业性亏损。
除了FC莫斯科,萨马拉苏维埃之翼( FC Krylya Sovetov Samra)也极有可能在新赛季开始之前难以为继。据报道,苏维埃之翼已经负债多达8000万美金,其中包括几年前从阿布拉莫维奇处借入的540万美元。(当然,阿布拉莫维奇还不至于会急着要回这笔钱。)
直到两周前,苏维埃之翼的队员们仍被拖欠着八月以来的比赛奖金。俱乐部拖欠队员的金额据信多达1500万美元,而主教练尤里 加萨耶夫——基辅迪纳摩主教练瓦列里 ·加萨耶夫的堂弟——则根本一分工钱都没拿到。球队现在正威胁俱乐部,如若不付清奖金,他们将抵制本周末的首场联赛。
在债权人的压力下,俄国总理弗拉基米尔·普金已经责成分管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副总理伊戈尔·谢钦以及苏维埃之翼的赞助商、政府企业俄罗斯科技的总裁谢尔盖·切梅佐夫设法挽救俱乐部。上赛季,普金也用同样的手段——婉转的说法叫“使用其行政资源”——拯救了托姆托木斯克(Tom Tomsk)。谢钦宣称,苏维埃之翼每年需要多达3000万美元的预算,至于他将会责令哪家接盘则犹未可知。上个赛季,托木斯克正是由于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工业公司和前身为西伯利亚石油工业公司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联合接盘,才幸免于难。
周日即将对阵莫斯科火车头的卫冕冠军喀山鲁宾,在争议中放走了上赛季队中最好的球员,阿根廷前锋阿列亨得罗·多明格斯 (Alejandro Domínguez)。在完成了租借合同后,多明格斯先回到了泽尼特,随后被转卖至西甲巴伦西亚。
喀山于是从泽尼特购入了法蒂赫·特科(Fatih Tekke),寄望于这名土耳其前锋能够重现多明戈斯的耀目表现。在今冬转会市场上,喀山一共签入了六名球员,包括从比戈塞尔塔签入的西班牙后卫霍尔迪·菲古埃拉斯(Jordi Figueras),以及上个月刚刚代表特拉维夫工人在欧罗巴联赛32强对阵喀山的比赛中登场的以色列中场国脚贝巴尔斯·纳卓(Bebars Natcho)。
喀山红宝石去年投入了史无前例的大手笔,成功卫冕俄超冠军。周日,他们刚刚以一贯的稳守反击策略,依靠亚列山大·布哈洛夫的进球1比0击败莫斯科中央陆军,捧起了俄罗斯超级杯。上赛季频繁的主教练变动削弱了中央陆军的实力,济科走人,胡安德·拉莫斯上位,直到列奥尼德·斯鲁茨基(Leonid Slutsky)又代替了拉莫斯,队伍才稍趋稳定。
而这已经足以将中央陆军送入欧冠16强,他们在欧冠中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还有多少干扰项更待解决。日本前锋本田圭佑(Keisuke Honda)的到来的确令人期待,但很难相信他们会不怀念锋线天才瓦格纳·洛夫(Wagner Love);攻击型中场阿兰·扎戈耶夫固然仍是世界足坛最值得期待的新星,中央陆军的后场却问题严重。30岁的谢尔盖·伊格纳舍维奇(Sergei Ignashevich)已显老态,和愈加不幸的瓦西里·贝雷祖茨基(Vasili Berezutsky)并肩让他始终颇感压力。这周五,中央陆军将在主场迎战阿姆卡,开始新赛季的征程。
莫斯科斯巴达克上赛季开局不利,好在瓦列里·卡尔平(Valeri Karpin)对年轻队员足够信任,令他们戏剧性地追赶上来。本赛季他们能否冲击前列将取决于这批球员有没有得到足够的赛事历练。阿列克斯(Alex)是天才的中场创造者,惠灵顿(Wellinton)则是上赛季的俄超射手王,本赛季他们将在锋线得到从荷兰阿尔克马尔签入的另一位巴西人阿里(Ari)的策应。
被誉为下一个维迪奇的黑山中卫尼科拉·德林西奇(Nikola Drincic)也从阿姆卡转投斯巴达克,虽然他的腿伤可能使他直到八月方能上场。
另一方面,泽尼特则希望球队2008年夺得联盟杯冠军后漫长而艰难的过渡期已经结束。新赛季,俱乐部继续其外教策略,请来了在罗马开创无锋阵的斯帕莱蒂执掌教鞭,而其所完成的四笔冬季转会,无一例外都是已经充分证明了自身实力的球员,从而结束了俱乐部在转会方面一度激怒艾德沃卡特的传统。
离开塞维利亚四年后,前锋亚列山大·克尔扎科夫( Alexander Kerzhakov)从莫斯科迪纳摩回到了泽尼特,交换俄罗斯中场国脚伊戈尔·谢姆硕夫 (Igor Semshov)。泽尼特的另外三笔签约则包括埃因霍温的塞尔维亚前锋丹科·拉佐维奇(Danko Lazovic),FC莫斯科的白俄罗斯门将尤里·舍夫诺夫(Yuri Zhevnov),以及AGF的22岁丹麦后卫米卡埃尔·伦普(Michael Lumb)。
然而不论冠军争夺战中将上演哪一出,到十一月时仍能有十六支球队留在顶级联赛中,可能就是俄罗斯足球最伟大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