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菊杰1984奥运决赛-栾菊杰08奥运会
08奥运会感动的一瞬间 举几个例子
8月11日,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布贝克里。栾菊杰获胜后高举“祖国好! 一个中国人无法抑制这一时刻的眼泪,也正是像栾菊杰这样千千万万在海外仍然热爱着我们祖国,才使我们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
第二感动是射击天才埃蒙斯夫妇的一个拥抱。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射击天才埃蒙斯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他的这位射击冠军夫人卡特琳娜?埃蒙斯拥抱献吻安慰埃蒙斯,上演感人一幕。四年前,雅典奥运,埃蒙斯脱靶后,是卡特琳娜的开解让埃蒙斯重新振作,并结为夫妇。正如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这显然是一个失败,但美国小伙子说,我会回来,我还会夺得金牌。这是一种精神,体育精神不仅仅是金牌和胜利。这种绝不放弃、拼搏到底的精神,最让我感动!”
第三感动是德国运动员马蒂亚斯?施泰纳在最高领奖台上时和已经亡故的妻子苏姗的合影照片。8月19日,和德国运动员马蒂亚斯?施泰纳一同出现在最高领奖台上的还有他美丽妻子苏姗的照片。照片中,他去世的妻子甜美地笑着,而施泰纳却哭了。这位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冠军要把这枚北京奥运会最“重”的金牌献给亡妻“你在天堂能看见吗”?马蒂亚斯?施泰纳佩戴金镶玉,手持鲜花和妻子的照片站在北京奥运的最高领奖台上。
第四感动是伊拉克运动员达娜?候赛因穿着旧运动服和旧跑鞋在跑道上那令人感叹的场景。来到北京,他们千山万水,来到奥林匹克,他们春秋冬夏。战争、仇杀、宗教偏见,他们在恐怖的阴影中追逐梦想:冒着生命的危险买一套装备,穿一件起毛的旧T恤奔赴赛场。当达娜?候赛因最后一个跑过终点,鸟巢内欢呼热烈掌声连连,一切似乎在诉说:伊拉克运动员,北京欢迎你们,世界期待新的伊拉克。据说这位在跑道上的女运动员在国内训练时曾被子弹击中过。。
第五感动是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筹措医药费而参加比赛的伟大的母亲。她是一位体操运动员,三十三岁,与无数的比她小一半的姑娘于赛场比肩;她是一位母亲,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儿子筹措医药费,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返回赛场。质疑声中她曾四改国籍,北京奥运会上斩获跳马亚军。丘索维金娜,用母爱和骄人的成绩突破了人们关于年龄与国籍的偏见。
第六感动是俄罗斯队的帕杰林娜和格鲁吉亚队的萨鲁克瓦泽在领奖台上一吻。尽管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局势仍然紧张,但在北京奥运赛场内外,两国选手和观众却抛开政治,真正投入紧张的比赛中。在8月9日举行的女子10米气手赛中,两国选手首度交锋。俄罗斯队的帕杰林娜和格鲁吉亚队的萨鲁克瓦泽分夺银、铜牌,二人在领奖台互相探身用俄语交谈,握手致意。萨鲁克瓦泽更走到银牌领奖台边,亲吻帕杰林娜脸庞,两人一同站上领奖台相拥。
第七感动是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她坚强地游完了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8月20日,在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虽然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示钦佩。纳塔莉在一次车祸中丧失了一条腿,之后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游泳生涯,安上假肢照样比赛,在今年日本公开水域锦标赛中夺得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的第四名,从而获得北京奥运会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第八感动是 “水怪”“外星人”菲尔普斯。2008年北京奥运会,菲尔普斯个人夺得八枚金牌,破了七项世界纪录,打破了泳坛名将马克?斯皮兹保持了36年的曾被认为无法接近的纪录。有人曾对这位水怪进行身体解剖发现,除了全身都长着腮便是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游泳三件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之外,,
第九感动是百米飞人博尔特。博尔特横空出世。从男子一百米到两百米再到到四乘一百米,牙买加人博尔特在“鸟巢”的三枚金牌与三破世界纪录,宣告牙买加正式接替美国,执掌地球短跑牛耳。博尔特的女同胞同样实力超群,她们包揽了女子一百米、二百米金牌,但因掉棒痛失四乘一百米金牌卫冕机会。飞人博尔特在跑道让我们激动又让我们感动,因为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才是我们人类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博尔特还令我们感动得是他用他的爱心向四川灾区捐了五万元。
南京现在的作家名人故事
栾菊杰
个人简介
姓名:栾菊杰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58-9-14
出生地:江苏南京
运动项目:击剑
当前国籍:加拿大
栾菊杰,1973年入南京业余体校,1975年入江苏队。最好成绩是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女子花剑冠军
三尺青锋,五旬剑客,栾菊杰,即使你走到天涯海角,我们都不会忘记你曾经的“扬眉剑出鞘”!
[编辑本段]
运动成绩
栾菊杰祖国好
1978年 在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获亚军,是1901年以来首位进入该项赛事的亚洲选手
1978年 获第8届亚运会女子花剑冠军
1979年 获第4届全国运动会女子花剑冠军
1981年 获第36届世界击剑锦标赛女子花剑亚军
1983年 在第6届国际女子花剑比赛中获冠军,同年获第5届全运会女子花剑团体冠军、个人亚军
1984年 获世界击剑锦标赛女子花剑冠军
1984年 获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花剑冠军
1986年 获第1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员女子花剑团体冠军
1987年 获第6届全运会女子花剑团体第三名
2008年 以50岁的高龄代表加拿大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花剑比赛。获得倒数第一。
[编辑本段]
所获荣誉
1979年、1984年 两次当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78年、1984年 两次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4年 当选为建国35年以来杰出运动员
1983年,在德国举行的第6届国际女子花剑比赛中,她依仗手中的利剑,力挫各路高手,独占鳌头,成为个在世界剑坛折桂的人。
[编辑本段]
扬眉剑出鞘
作者:理由
一辆闪着红十字标记的救护车和两辆小汽车,驶出马德里体育宫,沿着公路向前疾
驰。
这是1978年3月26日的晚上。透过车窗望去,西班牙的首都沉浸在深蓝色的夜幕里。
朦胧的建筑物,晶莹的喷水泉和闪烁迷离的灯光从窗外一晃而过。马德里的初春的夜色
清凉如水,而车里人的心情却灼热、焦急……
汽车停在一所医院的门前。
鬓发斑白的西班牙击剑协会主席和中国青年击剑队教练员庄杏娣,簇拥着一个年轻
的中国女运动员,直奔医院的急诊室。击剑协会主席找到医生,用西班牙语急切地告诉
刚才发生的事。他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又翘起拇指,朝姑娘晃个不停。
姑娘的左臂上包扎着绷带。她叫栾菊杰,还不到二十岁。身材修长,亭亭王立。红
润的脸颊,红得像一朵山茶花。眉眼俊气,一副清秀的江南女孩子的模样——在她的身
上,找不到一丝好武斗勇的特征;恰恰相反,还显得有几分稚嫩。
医生解开缠绕在她左臂上的绷带,嘴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映入人们眼帘的有
两处伤口。那是一柄钢剑折断之后,被断裂的锋茬刺穿的。伤口透过皮下的肱二头肌,
鲜红的血在向下流淌。内侧的伤口刺开了花,粉红的肌肉向上翻卷着……
击剑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从来有益于增强体魄而无损于健康。竞赛规则的保障,进
攻武器的限定,和防护装备臻于完善,使双方运动员的人身都很安全。1901年成立国际
剑联以来,在比赛中像这样的事故极为罕见。这支鲜血淋漓的手臂,仿佛向人们诉说着
一场凶猛的搏斗……
击剑被视为欧洲的传统项目。从斯巴达克思的角斗,到中世纪的风流骑士,都把击
剑当做一门格斗技术,此后火器取代了冷兵器,击剑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欧洲世代相
衍。国际剑联成立后的77年中,历届世界比赛的前列名次,全部被欧洲的选手垄断;从
来没有一个亚洲选手,哪怕是取得一次决赛的权利。近十年来,苏联的选手侧目欧洲,
雄峙剑坛,几乎囊括所有的奖牌和银杯。
我国的剑术虽有悠久历史,后来演化为一种矫健而优美的造型艺术,跟对抗性的欧
洲击剑不同。对抗性的击剑运动,在我国是50年代中期才引进的。这株体育园地的新苗,
在它短暂的生长期中几度风霜,两次被砍去,主要在于其“洋”。1973年,击剑项目又
恢复了。我们这个真实故事的年青主人公,就是那时应运而生,踏上剑坛的。可是她习
剑不久,体育界又刮来一阵邪风。“四人帮”及其余党歪曲“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
革命口号,把严肃的事业变成浅薄的空谈,把祖国的荣誉当做轻率的儿戏,拿革命英雄
主义的锦旗去擦桌子,以在黑板报上写一篇“帮”云亦云的批判稿代替在训练中出几身
汗水。一时取消比赛,取消名次,取消集训;“洋”的不要,“中”的也不要。我们的
体育受到的内伤,比通常见到的运动生理创伤更难痊愈。栾菊杰算是幸运的,她所在的
江苏省击剑队是一支刻苦训练的劲旅;但是孤掌难鸣,得不到向兄弟省市学习交流的机
会。1977年初,栾菊杰第一次出国比赛之前,将近一年没有举行全国性的集训和比赛了。
那次她去奥地利参加第二十八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还没进入半决赛就被淘汰,只得
个十七名。这个成绩是可以预料的,我国体育的严冬季节刚刚过去,元气尚未康复,
而
栾菊杰毕竟也还缺乏经验。
然而,那次有一件事是不能忘却的。在各路选手云集的练习场上,栾菊杰曾经主动
邀请欧洲某个国家的选手练剑习武,对方却耸了耸肩膀,显出不愿耽误时间的样子,姑
娘的心被重重地刺疼了。我们是为友谊而来的。友谊的基础是互相敬重,但在世界这个
小小的角落里,在那个特定的剑坛上,我们没有赢得应有的敬重,没有获得更多的友谊。
民族情操是体育运动的血液,殷红的血液不容亵渎,麻木者沉沦,知耻而后勇。姑娘倚
剑站在那里,嘴唇在剧烈地颤抖!
这就是我们故事的真实背景。
光阴流水,又是一年。第二十九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今年三月在西班牙举行。昨
天,当栾菊杰站在马德里体育宫的大厅里,臂佩金光闪闪的国徽,把剑柄竖在面前,高
高地扬起剑尖,按照一种古老的、庄重的礼节,向观众和各国运动员致意时,她并没引
起人们特别的注意。人们把传统的目光,转向欧洲剑坛的几颗新星去了。
女子花剑比赛一交手,场上发生奇异的变化。栾菊杰以一种清新的姿态,出现在击
剑台上,挺身仗剑,锐不可当。在前三轮的小组比赛中,她一共打了十四场,赢了十二
场。进入半决赛以后,强手云集,猛将相逢,都是些打出来的拔尖人物。而栾菊杰愈战
愈勇,竟以1:8的压倒优势,击败了上届亚军、苏联选手蒂米特朗。暴雨似的进攻,旋
风似的结束,看台上欢呼呀,蹦跳呀,惊愕的叹息和沮丧的号叫呀,整个剑坛被轰动了!
亚洲朋友围住中国领队李春祥,兴奋地说:“这不仅是中国的光荣,也为我们亚洲
人争了一口气!”
从上届比赛到这一届比赛,她的步子跨得太大了。人们甚至来不及回顾她,品评
她……
决赛前的马德里体育宫大厅,气氛活跃而紧张。参加决赛的各国击剑队也许正在紧
张地调整战术吧,在疾风吹皱的波光浪影中,有一处是很平静的,那就是中国青年击剑
队的临时休息地点。栾菊杰身穿玫瑰色的运动服,躺在深褐色的橡胶地板上,恬静地睡
着了。身旁放着头盔、手套和她的剑。决赛将在晚上七点钟开始。我们还有一些时间来
研究她、思索她身上发生的变化……
让我们把视线对准她身旁的那支剑吧。一把好剑,应该是坚韧的。峣峣者易折。而
足够的刚度和韧度,要在锤炼中获得。一个运动员也是这样。
为了认识她,认识一下她的家庭是满有意思的。小栾出生在南京市,父母都是工人,
和我们所有的工人家庭一样,生活充实而愉快,只是父母孩子生得多了些,一共七个,
前六个是女儿,最小一个是男孩,她是老二。这样的家庭让孩子去搞体育有为难之处。
跑跑颠颠的孩子吃得比大人还多,衣服磨损快,鞋子也破得快。但她的父母对体育很热
心,在我国千万个业余体校的学员家长当中,这个家庭是难能可贵的:墙上贴满五十多
张奖状,那是老大老二和老三从运动会上拿回来的,父母引以自豪。他们替下一代想得
多,宁可自己节省一点,也要让孩子锻炼得结结实实,同时又不放纵孩子。老二很懂事,
样样家务都能干。读书(她是三好学生)、练剑,回家还要带孩子。她爽朗、乐观、发
奋、刻苦。她的才能在击剑运动中得到发挥。习剑刚刚四个月,参加一次全国比赛,名
列第二。三年之后,披挂多年的老将退出赛场,她名列全国第一。自然,这个奇迹般的
记录也反映出我国剑坛当时青黄不接的状况……
她去年参加奥地利的比赛归来,教练员向她提出一个问题:“小栾,你好好总结一
下,为什么没能进入半决赛?”
党组织告诉她,不能光从客观上找原因,现在的条件好多了,自己得发愤图强。
条件的确太好了!这一年,我们的祖国驱散阴霾,晴空万里,体育战线又焕发出新
的活力。客观条件改变了,主观条件上升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人意识到这种变化,纵
身到时代的中流去击搏;亦有怨天尤人的,徜徉在时代激流的岸边。你做哪一种人?
她发奋了,发狠了。
这一年国内比赛频繁。集训、比赛、再集训,每一次都取得了成绩,也暴露了问题。
看清自己的弱点才谈得上去克服它。她的打法单调,常搞一锤子买卖;她的爆发力差,
一剑又打不“死”对方。为了锻炼爆发力,她每天奔跑在紫金山麓。变速跑,加速跑,
规定跑五圈,她跑八圈、十圈。脚踝扭伤了,她咬着牙跑了一个多月,直跑得右腿变形,
才想起去医院打“封闭”。“封闭”了又跑,跑坏了又“封闭”。这种严酷的训练并不
见之于体育经典,后来却帮了她的大忙。要想突破现代体育的“禁区”,回避负伤的问
题是不可能的。无病呻吟,小病大养,只能望洋兴叹。她奔跑着,默默忍受伤痛的折磨,
锻炼顽强的意志。她奔跑着,清秀的脸上淌下了小溪般的汗水。同伴们风趣地说:“瞧,
她练得跟一条野牛似的!”
她的教练员庄杏娣和文国刚,都是十数年前我国剑坛的风云人物,如今向新秀们贡
献出自己的心血和技艺的结晶。文教练指导她改进手上的动作,击打刺,交叉刺,转移
刺,对抗刺,第一战术意图过渡到第二战术意图,学一招,用一招。她的进步不小,
稳
定地前进,稳步地上升,从不大起大落。可是,就在这次来马德里之前,她变得不稳定
了,一次集训比赛当中,比分直线下跌,轻易输给对手。集训队批评了她,她惊愕、迷
惘、内疚;眼睛哭得红红的,又瞪着红肿的眼睛走上了剑台,把对手打下去,重又保持
了“稳定”。一个风纪严明的运动队,就像是一座熔炉,她的剑锤锻了再锤锻,在这次
预赛中初露锋芒。这把剑,现在就放在她的身旁……
决赛前的小栾,睡在马德里体育宫的地板上,觉得有点发凉。她揉了揉眼睛,一骨
碌坐起来了。
“睡着了吗?”坐在她身旁的翻译同志问道。
“还做梦呢。一闭眼就梦见我在打。一打就是我赢!”
翻译也笑了:“真的,白天你赢了好几场了。”
她说:“还没赢够呢。来马德里之前,我想能进入半决赛就不错了,进入半决赛,
又想挂上一个小六儿(第六名)。现在小六儿是稳拿了,我又在想……”
“你在想什么?”
“我想把五星红旗升上去!”
翻译高兴得跳起来:“太好了,这回就看你的啦!”
小栾急忙拉住她:“这件事我们两个知道就行了,不要再去对别人说呀……”
激战前运动员的心理,仿佛奏起一支奇妙的乐曲。回荡在她心中的既有轻松舒展的
基调,又有激越高亢的旋律,摆脱了个人胜负的羁绊,喷薄着为国争光的热忱。运动员
的心里响起这样的和弦,就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晚上7点,决赛开始。大厅里的观众比白天骤然增多。按抽签决定比赛排列顺序,
栾菊杰将和苏联的扎加列娃对阵。这对双方都是一场关键性的比赛。看台上的气氛上升
到白热化。
小栾穿一套紧身的白色击剑服,扎一件金属丝织的背心,携盔持剑,登上赛台。在
大厅中乳白色的灯光辉映下,她一身洁白。
裁判员发出“预备”的口令。
击剑运动要求双方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按照一定的姿势进行搏斗。进攻、防守、
绝对速度、相对速度、脚下的腾挪闪躲,手上的千变万幻,全都凝集在一个目标,把剑
刺向对方的有效部位。当然不是为了把对方刺倒在脚下,而是为了使自己在无数次的刺
击中变得更加坚强。挥舞在运动员手中的那把剑,不停地解剖着对手的性格,也向对手
描绘着自己的性格。荟萃于运动员身上的思想风貌,积年累月的训练成果,刹那间就能
撞击出火花,有形或无形的火花,灿烂夺目或暗淡失色的火花……
裁判员发出“开始”的口令。小栾轻捷地跃进几步,挥出剑去,在对手面前晃了几
晃,对方举剑相迎。这是一种互相挑引的动作,两道剑光翩翻缠绕,仿佛在空中划着问
号,都在试探对方的虚实。小栾越逼越近,对方一直退到“警戒线”上,出现短暂的相
峙,小栾奋臂挥剑,“啪”地一声,把对方的剑向外一击,剑尖威胁着对手的胸部。对
方本能地把剑向内拨去,做出防守动作,这正是小栾所预料的。她连续转入第二战术意
图。趁对方头一个防守动作还没完成,一抖腕子,把剑抽了出来,那剑在空中划出一个
扇面形,从内侧绕到外侧,指向对方暴露出来的空档。同时弓步上前,飞剑直刺。这一
连串娴熟细腻的剑法,伴随着力度、幅度、深度、精度,刹那间爆发出来,如灵蛇吐焰,
银光一闪,正中对方的腹部。
裁判台上,表明扎加列娃被刺中的彩灯霍然亮了!
看台上高声喝彩。
苏联选手刚一上场就受挫,焦躁地在台上踱着步子。
比赛重新开始。小栾继续争取主动,越过中线,挺剑前进。她透过面罩观察,对方
那雪亮的护手盘在不停在翻转,两条腿在强悍地跳跃着,这表明对手也在伺机进攻。小
栾毫不迟疑,冲开对方的门户一剑刺去。就在她抬腿举剑的瞬间,对方突然大喊一声,
凶猛地扑上来,双方几乎要迎头相撞了。小栾的左脚落地以后,对方的脚也踏下来,踩
住她的脚面,对方的剑刺在她左臂上方的无效部位。这一剑刺得太狠了,剑身像蛇一样
的拱曲,又形成僵硬的直角,弹簧钢制成的剑身也承受不住这样剧烈的变形,发出刺耳
的断裂声。折断的剑头约有二十厘米,飞迸出去,落在击剑台上。对方的半柄断剑依然
在手,剑头失去了安全装置,而对方由于惯性作用,全身的重量还在向前运动。这时,
小栾的左臂传来一阵电击般的感觉,待她收回自己的动作,左臂已经麻木了,僵硬了……
铺设在场地上的电路装置传出指示讯号,裁判台上同时亮起两盏白灯,表明双方都
刺在无效部位。
这“无效”的一剑比有效的一剑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小栾恰是左手握剑的,她低头
看看左臂,两层的确良卡几的击剑服被刺穿四个洞孔。她试着抡了抡胳膊,觉得像铅一
样的沉重,伤势显然不轻……
刚才击刺的速度太快了。坐在台下的我国领队和教练,坐得更远的各国观众,都没
看清刚才的细节,唯有小栾知道自己的伤痛。这时,如果她要求下场检查伤势,脱下击
剑服,袒露手臂,那幅情景是目不忍睹的,我们已在前面忠实地描绘过。她肯定会得到
人们的同情,还会立刻得到精心的救护。她完全有理由那样做。如果她那样做了,别人
也会请她中止比赛,善意的或强制的,那是可以想见的结果。但是,参加决赛的中国运
动员只有她一个,她肩负着祖国的荣誉。她看到眼前是一场真正的战斗,严酷的战斗。
她的心里重复着几句话:“千万不能叫人知道我受伤了。只要能把五星红旗升上去,让
我也干。拼,拼了!”
啊!多么纯真的思想,多么可爱的品格!这就是我们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站在
欧洲的击剑台上,经过独立的判断,迸发出的心灵火花!忍受着巨大的伤痛,凝结着战
士的情操,超越了击剑运动本身的含义。我们应该为有这样光芒四射的年青一代而骄傲!
扎加列娃又换了一把剑走上来,比赛接着进行。
栾菊杰左手握剑冲上前去。精力高度集中的人,是能够创造生理上的奇迹的。她的
脑神经坚定地指挥着臂神经,心脏忠实地向血管里输送着血液,肌肉顽强地履行着自己
的职责,技术水平表现得十分稳定。“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千百双眼
睛睽视着她,居然看不出她有一丝受伤的样子。当她刺出决定性的一剑时,欢腾的风暴
从大厅上空掠过。同志们闪着湿润的笑眼向小栾拥了上来,栾菊杰以4:5战胜了苏联选
手扎加列娃。这是无言忍受伤痛取得的光辉战绩,4:5可以描绘场上的现象,怎能描绘
姑娘深沉的内涵?祖国啊,你的女儿用鲜血浇开胜利的牡丹,为你赢得了一剑!
小栾刚坐下来,一个同伴发现了她击剑服上的穿孔:“呀,你受伤了,脱下衣服看
看吧……
“不看,不看。没时间了!”
眼前还有四场鏖战在等待她,她又携剑上场了。
栾菊杰勇挫扎加列娃之后,斗志正酣。可是,在对法国的拉特丽那和对意大利的伐
加罗尼两场比赛中,我方出现了两次器材故障。我们国产的击剑器材生产技术和我国的
击剑项目一样的年轻。我们涌现出优秀的击剑运动员,一时还没有堪与媲美的击剑器材。
特别是它的电路装置,一会儿灵,一会儿不灵。裁判员为了检查故障,比赛中断了20多
分钟,并且先后判罚栾菊杰失去两分,原因是耽搁了比赛的时间。
小栾又何尝愿意耽搁时间?她在这20多分钟是怎么度过的,别人想也难于想象,随
着时间的拖延,她的伤势在恶化。左臂麻木的感觉消失了,一阵阵发热,又黏又湿,这
是因为流血引起的,也是剧痛发作的征兆。她以5:3输了拉特丽那,又和伐加罗尼对阵,
这时她的情绪下降到低点,而臂上的伤痛却发作到顶点。
小栾的动作失去常态,看台上一片嘈杂。
“小栾!抬剑过高,抬剑过高!听见了没有?”几个年轻的中国女运动员焦急地站
起来,大声呼喊着。
她听得清清楚楚,可是手上的剑不听控制,左臂一阵阵痉挛似的疼痛。我们的姑娘
是倔强的,她决不肯就此罢手。她咬紧牙,用浑身的力气瞄准对方刺去,手臂在空中伸
出一半变得发飘了,这一剑又落空……
看台上传来一阵惋惜的叹息。
她以5:2又输了一场。当她回到自己的坐位上时,喉咙哽咽着,晶亮的泪花在眼窝
里转动,禁不住夺眶而出。她赶快拉过一条毛巾,悄悄把脸遮住……
教练员庄杏娣坐在她的身旁,领队李春祥也走过来。他们并不知道小栾在场上动作
失调是伤势发生作用,只当是因为器材故障罚掉的两分破坏了她的情绪。用什么安慰我
们的姑娘呢?
物的条件不用去多想,那暂时是一个事实,最终都能靠人的条件去改变(这个条件
正在改变,后来上海某厂的同志听到消息,决心在几个月当中攻克它)。下面还有两场
比赛,眼前的处境虽很艰难,为祖国夺取荣誉的希望仍然存在。还是多想想迫在眉睫的
战斗吧。
激战临前,繁琐的解释会分散运动员的注意;稍加压力也将收到完全相反的结果。
教练员最熟悉姑娘的脉搏,像地质队员熟悉埋在大地深处的矿藏。应该用最少的语言,
敞开心的窗子,让流动在她身上炽热的熔岩宣泄出来!
“小栾,器材不是你的问题,别去想了。”教练员亲切地说:“想想我们离开北京
的日子吧,还记得吗?”
小栾揩揩脸颊上的泪水,放下了毛巾。
记得,当然记得。一丝清爽的风,吹去心头的云翳,唤起明亮的回忆。啊,那情景
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栾菊杰随中国青年击剑队离开北京的前夕,正是全国五届人大胜利闭幕的日子。英
雄的首都到处是人的海、花的海、旗的海……即将出国比赛的小栾,像一滴幸福的水珠,
被沸腾的海洋融化了。八亿人民踏上锦绣的征程,向着四个现代化,向着21世纪!这一
切,在小栾的心里激起多么美好的憧憬。体育也要现代化,“禁区”也要闯一闯。当时
她激动地说:“这次去马德里,我决心打出好成绩,打出中国人民的志气来!”这是她
说过的话,也是鼓舞她在预赛中勇闯三关的动力,难道现在能够动摇吗?
“要顽强!”“咬住打!”“为祖国争光!”
小栾站起来了。耳边如闻声声战鼓催征,心中凛然溅起千尺飞瀑!一股豪迈的感情
激流涌遍全身,左臂上的伤痛被这股奔腾的激流荡涤了,消融了。她扬眉挺剑,再次登
上赛台。先以2:5战胜了法国运动员特安盖,又以4:5击败西德运动员比肖夫,荣获第
二十九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亚军。马德里体育宫的大厅里冉冉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这是从国际剑坛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当栾菊杰走下击剑台时,已是她受伤后的两个多小时,鲜血浸透了雪白的征衫。同
志们这时才发现她伤势严重,催促她把击剑服脱下来。各国运动员也纷纷围拢过来。
无数双眼睛——金黄的、碧蓝的、黝黑的,同时注视着这条受伤的手臂,各种语言
发出同声惊叹!
科威特朋友向栾菊杰赠送一个银光闪闪的盘子:“把这个银盘子赠给本届比赛中最
勇敢杰出的人。”
法国记者发出消息:“栾菊杰博得了所有人的钦佩。”“毫无疑问,天赋灵巧和敏
捷的中国人,对击剑运动是有才能的。”
本届比赛与上届相比,风景迥异。中国击剑队所到之处,各国朋友频频祝贺,声声
慰问。我们赢得了应有的敬重,我们获得了很多的友谊!
外国朋友在赞扬之中,时时带着“意外”这个词汇。
意外么?这是情理之中的意外。一年啊,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祖国焕
发了健壮的容颜和肌体,八亿人民扬眉吐气。作为体育战线一名普通战士的栾菊杰,她
的剑脱鞘而出,凝聚着祖国的灿烂霞光!
我们为霞光而歌唱!
霞光绚丽的祖国,拥抱了胜利归来的英雄儿女。国家体委发出了学习栾菊杰同志先
进事迹的通知。姑娘的家乡江苏省和南京市给予她凯旋式的欢迎。
一个运动员荣获银牌和奖杯,接下荣誉的果实,也播下考验的种子。栾菊杰还很年
轻,她将怎样回答?
愿霞光永远在她青春的剑锋上闪耀!
1978年5月于南京
五绝写给栾菊杰
青锋重砥砺 血汗染征衣
百战还家国 丹心举世希
中国击剑第一人现已50多岁了吗?
中国击剑第一人是生于1958年的栾菊杰。1973年,栾菊杰进入南京业余体校进行羽毛球训练,后改为击剑。学习击剑运动4个月后,即在1974年5月,在北京参加全国击剑比赛并成功夺得女子花剑个人亚军。1975年进入江苏队,1976年进入中国国家击剑队。
1978年,栾菊杰在第29届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在决赛中被对手的剑刺穿了左臂,却坚持完成5场比赛,最终获得亚军,栾菊杰一战成名,成为国人心中的击剑偶像。1984年,栾菊杰代表中国在洛杉矶奥运会获得女子个人花剑比赛金牌,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获击剑冠军的中国人。
1988年,栾菊杰被查出患有急性肾炎,因此她不得不含泪退役,离开她所热爱的击剑赛场。次年,栾菊杰远赴加拿大亚伯达大学留学,后来在加拿大结婚生子。
在2001年,当栾菊杰在电视上看到中国申奥成功,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时,栾菊杰说,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我要在祖国举办的奥运会上重返赛场。为了能够在祖国举办的奥运会上重返赛场,却又因栾菊杰在击剑的排名为全世界400名之外,因此栾菊杰开始辗转全球各地开始打比赛,期望着能够提高世界排名,也希冀着能够登上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最终在2008年4月,36场积分赛,以加拿大女花第一名成绩进军北京奥运会,搭上了奥运会的末班车。而她也以50岁的年龄,刷新了奥运会女子花剑参赛年龄记录。
在首场比赛胜利后,栾菊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横条幅说,这是我真实的一种流露,所以比赛一打完无论赢输我都要打开它,我写祖国好,这是我唯一能够向祖国表达心意的方式,走过这么长的路,20年后再去参加奥运会,我觉得我回家了,回到祖国了。虽远在他乡,但是爱国心永远不会变。
北京奥运栾菊杰最后获得什么成绩
这是栾菊杰的资料
这是她的08奥运新闻
- 上一篇:亚冠赛程中国球队-亚冠赛程中叙之战
- 下一篇:汤普森总决赛战靴-汤普森总决赛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