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决七十公斤半决赛-昆仑决70公斤级总决赛
黄河的资料
1-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受不了这种折磨。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神话传说: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叫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着向东流去,就沾沾自喜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
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
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北海看看,就明白了。”
秋天,洪水季节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馀,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
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的海神若说:“俗话说,只有见识短浅的人,才学了一点知识就认为只有自己最高明,这话说的就是我呀。我曾听有人说过,即使是孔子的见闻与学识也还是有限的,伯夷的高尚品德也没能达到顶点。那时我并不相信这样的评价。今天我看到坦荡无垠的海如此浩瀚广博,一望无际,才明白这话讲得对。要不,我的所作所为岂不是被有见识的贤者所笑话!”
听完河神的一番自省,海神若开口了。他说,井里的青蛙由于受自身居住环境的限制,不可以同它讲大海;夏天的昆虫受季节的局限,不可以同它说冬天;见识浅的人孤陋寡闻,受教育有限,不会听懂大道理。现今,你河神走出河流两岸,眺望大海,开阔了眼界,知道自己渺小浅薄,我才能同你谈谈大道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成千上万的河流永不停息地归于大海,而海却不会满;季节更替、洪涝水旱它都没什么感觉。因为它比江河的水多得多,是无法计量的。但我却从未以此而自大过,我觉得自己形成于天地之间,接受着阴阳之息,只不过像小石头小树木在大山里,只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怎么会骄傲自大呢?
这个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就出自其中的“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兴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这个成语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来源/日本中文导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祭黄帝陵
长江黄河,
奔流着,
中华血脉。
五千年,
涛声依旧,
雄风犹在。
席卷神州血与火,
倾注人间情和爱。
汇集成,
诗词三百首,
尽感慨。
论是非,
言成败。
通古今,
晓中外。
忘却了英雄,
多少无奈?
天生神勇冠三军,
宇宙大气横九派。
居东方,
引领全世界,
划时代。
王昌龄 横吹曲辞·出塞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王偃 相和歌辞·明妃曲 北望单于日半斜,明君马上泣胡沙。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薛逢 杂曲歌辞·凉州词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刘禹锡 杂曲歌辞·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李颀 百花原(一作王昌龄《出塞行》) 百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已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王昌龄 送裴图南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王昌龄 旅望(一作出塞行) 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常建 塞下曲四首 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黄河直北千馀里,冤气苍茫成黑云。
李白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
高适 九曲词三首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杜甫 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杜甫 黄河二首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杜甫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 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
王之涣 凉州词二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柳中庸 河阳桥送别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柳中庸 征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李益 塞下曲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李益 塞下曲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李益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张志和 上巳日忆江南禊事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为忆渌江春水色,更随宵梦向吴洲。
刘禹锡 浪淘沙九首(第四首一作张籍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孟郊 闻夜啼赠刘正元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白居易 河阴夜泊忆微之 忆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应上郡楼。万里月明同此夜,黄河东面海西头。
白居易 别陕州王司马 笙歌惆怅欲为别,风景阑珊初过春。争得遣君诗不苦,黄河岸上白头人。
李德裕 上巳忆江南禊事 黄河西绕郡城流,上巳应无祓禊游。为忆渌江春水色,更无宵梦向吴州。
李涉 逢旧二首 将作乘槎去不还,便寻云海住三山。不知留得支机石,却逐黄河到世间。
陆畅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鲍溶 塞上行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李商隐 次陕州先寄源从事 离思羁愁日欲晡,东周西雍此分涂。回銮佛寺高多少,望尽黄河一曲无。
薛逢 凉州词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司空图 浪淘沙 不必长漂玉洞花,曲中偏爱浪淘沙。黄河却胜天河水,万里萦纡入汉家。
司空图 偶书五首 新店南原后夜程,黄河风浪信难平。渡头杨柳知人意,为惹官船莫放行。
胡曾 咏史诗·黄河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周朴 塞上曲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和凝 宫词百首 玉甃莲池春水平,小鱼双并锦鳞行。内中知是黄河样,九曲今年彻底清。
王偃 明君词 北望单于日半斜,明君马上泣胡沙。一双泪滴黄河水,应得东流入汉家。
李峤 又送别 岐路方为客,芳尊暂解颜。人随转蓬去,春伴落梅还。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
戎昱 塞下曲 上山望胡兵,胡马驰骤速。黄河冰已合,意又向南牧。嫖姚夜出军,霜雪割人肉。
李益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 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嫁与棹船郎,空床将影宿。不道君心不如石,那教妾貌长如玉。
王维 榆林郡歌 山头松柏林,山下泉声伤客心。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黄龙戍上游侠儿,愁逢汉使不相识。
孟郊 杂曲歌辞·羽林行 朔雪寒断指,朔风劲裂冰。胡中射雕者,此日犹不能。翩翩羽林儿,锦臂飞苍鹰。挥鞭决白马,走出黄河凌。
李白 古风 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挥。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李白 赠崔侍郎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见,更欲凌昆墟。
李白 寄远十一首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岑参 送王录事却归华阴 相送欲狂歌,其如此别何。攀辕人共惜,解印日无多。仙掌云重见,关门路再过。双鱼莫不寄,县外是黄河。
岑参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岑参 送崔主簿赴夏阳 常爱夏阳县,往年曾再过。县中饶白鸟,郭外是黄河。地近行程少,家贫酒债多。知君新称意,好得奈春何。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东入黄河水,茫茫泛纡直。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铦锋行惬顺,猛噬失蹻腾。赤羽千夫膳,黄河十月冰。横行沙漠外,神速至今称。
《二十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罗隐《黄河》诗歌赏析
莫把阿胶向此倾, 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 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 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 何必劳君报太平!
这首《黄河》,不是真要赋咏黄河,而是借事寓意,抨击和讥讽唐代的科举制度。
一开头,作者就用黄河无法澄清作比喻,暗示当时的科举考试的虚伪性,揭露官场正和黄河一样混浊,即使把用来澄清浊水的阿胶都倾进去,也无济于事。接着又用“天意难明”四字,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下面两句,作者进一步描画科举场中的黑暗。李白诗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黄河古来又有九曲之称,如刘禹锡《浪淘沙》词:“九曲黄河万里沙”。诗人巧妙地把这两层意思联系起来,驰骋想象,写道:“解通银汉应须曲”。表面上是说黄河所以能够通到天上去,是因为它河道曲折。可是“银汉”在古人诗词又常用来指代皇室或朝廷,所以这句的真实意思是说,能够通到皇帝身边去的(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高官显位),必是使用“曲”的手段,即不正当的手段。唐代科举考试,特别是到晚唐,主要不是在考查学问,而是看士子有没有投靠巴结当权人物的本领,正直的人肯定是要失败的。
古人误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所以作者说它“才出昆仑便不清”。这也是有寓意的。“昆仑”同“银汉”一样,是指朝廷豪门贵族甚至当朝皇帝。因为那些被提拔荐引做了官的士子,都是与贵族、大臣私下里勾结,一出手就不干不净,正如黄河在发源地就已经混浊了一样。
五、六两句,包含了两个典故。第五句是指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翻译出来就是:要到黄河象衣带那么狭窄,泰山象磨刀石那样平坦,你们的爵位才会失去(那意思就是永不失去)。第六句说的是汉代张骞奉命探寻黄河源头。据说他坐了一只木筏,溯河直上,不知不觉到了一个地方,看见有个女子正在织布,旁边又有个放牛的男子。张骞后来回到西蜀,拿这事请教善于占卜的严君平。君平说,你已经到了天上牛郎织女两座星宿的所在了。
作者借用这两个典故,同样也有寓意。上句是说,自从汉高祖大封功臣以来(恰巧,唐代开国皇帝也叫“高祖”),贵族们就世代簪缨,富贵不绝,霸占着朝廷爵禄,好象真要等到黄河细小得象衣带时才肯放手。下句又说,封建贵族霸占爵位,把持朝政,有如“仙人占斗”。(天上的北斗,古代天文学属于紫微垣,居于天北极的周围。古人用以象征皇室或朝廷。)他们既然占据了“北斗”,那么,要到天上去的“客槎”(指考试求官的人),只要经他们的援引,自然飘飘直上,不须费力了。
由此可见,诗人虽然句句明写黄河,却又是句句都在暗射封建王朝,骂得非常尖刻,比喻也十分贴切。这和罗隐十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的痛苦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传说“黄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见王嘉《拾遗记·高辛》),所以诗人说,三千年(应是一千年)黄河才澄清一次,谁还能够等得着呢?于是笔锋一转,不无揶揄地说:既然如此,就不劳驾您预告这种好消息了!换句话说,黄河很难澄清,朝廷上的乌烟瘴气同样也是改变不了的。这是对唐王朝表示绝望的话。此后,罗隐果真回到家乡杭州,在钱镠幕下做官,再不到长安考试了。
这首诗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第一,诗人拿黄河来讽喻科举制度,这构思就很巧妙;其次,句句紧扣黄河,而又句句别有所指,手法也颇为高明。诗人对唐王朝科举制度的揭露,痛快淋漓,切中要害,很有代表性。诗中语气激烈,曾有人说它是“失之大怒,其词躁”(见刘铁冷《作诗百法》),即不够“温柔敦厚”。这是没有理解罗隐当时的心情才作的“中庸之论”。
关于青藏铁路的资料
建设青藏铁路是、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铁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32公里。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实现了首战告捷。2002年完成投资53.2亿元。6月29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青藏铁路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横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
与此同时,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青藏铁路七月一日投入试运行,届时可望成为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经过青藏铁路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青藏铁路全线所有站线、辅助线轨道已铺设完毕。至此,青藏铁路全线所有轨道铺设全部完成。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沿线常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一半。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为960公里,其中翻越唐古拉山最高点海拔达到5072米。
青藏铁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快西藏、青海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出国容易进藏难”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铁路运输将大大降低进出藏客运和货运成本且提高其安全性。
[编辑本段]“天路”通车将使“世界屋脊”不再遥远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试运行2006年7月1日全面启动。
青藏铁路开通后,75%的进出藏物资将由铁路承担,从而改变以往公路运输运距长、运费高、损耗大的缺点。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紫外线强烈,常年积雪,气候复杂而著称于世。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在攻克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之后,青藏铁路已于2005年全线贯通。由于跨越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条铁路也被人们称作“天路”。
青藏铁路公司计划开通豪华旅游专列,途经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世界著名的景区景点。
为帮助游客应对可能发生的高原反应,列车内将备有专门的供氧设备。建成后的青藏铁路还将使用红外线监控系统,在高原地段做到无人值守,保持全天候通车。还将启动垃圾集纳系统和垃圾收集专列,将沿途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运到拉萨或格尔木进行处理。
以青海省西宁市为起点、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青藏铁路,全长近2000公里。开通后的列车在一般路段的速度将达到每小时120公里,从格尔木至拉萨的乘车时间不会超过12小时。
[编辑本段]青藏铁路的“之最”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由于面临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狂风扰乱工作等几个世界性难题,在建设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国内外“第一”。
世界海拔最高
冻土、高海拔段里程最长青藏铁路起自青海省西宁市,终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标志性工程。格拉段北起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内的新兴工业城市格尔木,青藏铁路线路图途经纳赤台、昆仑山、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北部高原上的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一路向南到达拉萨。它穿越550多公里的多年冻土地段,全线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最高路轨横跨海拔高程达5072米的唐古拉山垭口。这条钢铁大动脉总投资262.1亿元,计划2006年铺通,2007年7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
巍巍群峰,绵绵雪域,茫茫戈壁……古老而神秘的青藏高原千百年来沉寂落寞。这里虽然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但过去由于受经济、社会、自然等条件限制,交通闭塞,物流不畅,高原人只能长期固守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直至1949年,整个西藏仅有1公里多便道可以行驶汽车,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桥、牛皮船和独木舟。
为促进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就着力研究解决进藏铁路建设问题。在经过1958年动工修建、1960年停工缓建、1974年挥师复建之后,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建成通车。
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一条铁路能如此给人以震撼和激动,在“除了月亮之外最神秘的地方”——青藏高原上,一条举世瞩目的钢铁巨龙正蜿蜒前行,它突破生命禁区,穿越戈壁昆仑,飞架裂谷天堑……它以无可争议的事实告诉世人: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横跨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风火山隧道久冻土隧道,有“世界第一高隧”之称。
来到风火山隧道,首先被隧道口前那巨幅对联所吸引:“乘白云抚蓝天搏击雪域缚苍龙,踏清风邀明月洞穿世界最高隧”。风火山地区气候环境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零下7摄氏度,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左右,严寒、缺氧。
来自陕西咸阳的中铁二十局300多名建设者,参加了打通风火山隧道的攻坚战。为解决高原缺氧问题,他们建起了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制氧站,在隧道施工中,对洞内进行弥漫式供氧,使洞内氧含量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原施工缺氧的难题。同时,中铁二十局还给每个职工宿舍都配备了吸氧装备,并提供抗缺氧药物,保证每个职工都能吸上足够的氧气。由于采取了科学的措施,在青藏铁路建设全线,虽然这里施工条件最恶劣,职工高原病发病率却是全线最低。
2001年10月18日,风火山隧道打响第一炮,产生的弃碴令人触目惊心。这些弃碴含土量约为15%至20%,隧道地质结构主要为含土冰层,饱冰冻土、原始冰川、裂隙冰、砂岩、泥岩及泥沙互层。风火山隧道被列为青藏铁路全线重点工程之首,誉为“天字第一号工程”。
为了确保了施工质量,中铁二十局投资5200多万元,购置了国内一流的隧道施工设备,在洞内实现了有轨运输,建起了高压蒸汽锅炉、暖风机站和洞内保温、降温系统,解决了洞内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等一系列难题,2002年10月19日,风火山隧道—这条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经过建设者们整整一年的奋战,终于顺利贯通。
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海拔4648米的昆仑山隧道洞口六月飞雪,一天四季,高寒缺氧,氧气含量只有内地平原地区的一半,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昆仑山隧道
奋战在这里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冒着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修筑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在冻土区进行隧道施工比在平原地区施工难度大得多。每到夏季,隧道内部温度上升,有时达7摄氏度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冻土容易融化,洞内时有冰渣掉下来,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了防止和减小冻土病害对隧道稳固性能的影响,在昆仑山隧道施工中采取了比平原地区多一倍的工序。在平原地区隧道施工只需在锚喷支护后,外加一层混凝土即可,但在冻土地区隧道施工,还需要设两道防水层和一道保温板,起到防水保温作用,最后再衬砌一道混凝土。这就相当于给隧道穿上了防水保暖衣,有效地解决了冻土隧道施工难题。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中铁五局四公司规定四小时轮班作业制度,每天向隧道内的工人提供足量氧气,并定期检查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在昆仑山隧道口,一条**的通风管道犹如一条缎带横贯隧道,这条缎带将隧道外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输入隧道内,确保了隧道施工的氧气含量。他们还将急救中心设在隧道口,并在工地建立了一座高压氧仓,员工宿舍也配备了氧气瓶。同时,每季度对职工体检一次,如发现身体不适者,立即送到格尔木治疗。
昆仑山隧道于2002年9月25日贯通。
这凝固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呀!
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唐古拉车站
唐古拉车站位于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垭口多年冻土区,占地面积约7.7万平方米,设计为三股道。唐古拉车站主要适应列车会让的需要。车站由中铁十八局下属的第六项目部承建。根据这个车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特点,工程设计中采用了片石通风路基。这种设计可以使冻土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以减少对冻土的扰动,达到有效保护冻土的目的。
唐古拉车站于2004年8月建成,成为千里青藏线上的一大景点。
亚洲最大的高原铁路
铺架基地南山口铺架基地从青藏铁路格拉段的起点格尔木市向南行进约30余公里,就来到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高原铺架基地—地处海拔3050米的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
青藏铁路南山口铺架基地规模之大、技术含量之高,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都居首位。在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之初,这里还是黄沙漫舞、人迹罕至、一片凄凉。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的号角吹响以来,中铁一局500多名职工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抗缺氧、顶风沙、风餐露宿,打响了人与自然的搏击战和铁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攻坚战,克服重重难关,扬起了青藏铁路起步的“龙头”大旗。
铺架基地从2002年3月开始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钉联生产线从2002年4月开始试生产。郭秀春说,南山口铺架基地承担着青藏铁路南山口至安多段的路轨铺架任务。青藏铁路所经线路横亘“世界屋脊”,由于高寒、缺氧、低压,加之坡度大、温差大、风沙多、雷电多等不利因素,给施工和运输带来巨大困难。当前,国内生产的铺轨机、架桥机和内燃机车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功率下降近一半,一般最大坡度适应能力为千分之十二,且因缺氧,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废气,造成环境污染。而青藏铁路设计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二十,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铁路铺架的一只“拦路虎”。为此,中铁一局调集了具有丰富铺架经验的专家,对国产铺轨架桥机械和内燃机车进行改造,提出了研制补氧增压设备,改造机械、机车车辆设备,预防严寒、风沙、雷电等一系列具体解决方案和措施。经改造后的铺轨架桥机和内燃机车,在千分之二十二的坡道上作业,动力性能良好,设备运转正常,环境污染极小。这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高原铺架技术上的空白,从而为青藏铁路铺架提供了设备保障。
从青藏铁路开始铺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中铁一局以平均日铺轨3000米、日架桥3.5孔的速度,不间断地将钢铁大道向拉萨方向推进。他们创造了最高日铺轨6575米、日架桥6.5孔的记录,这一速度与平原地区铺架速度基本相当,并确保了安全与质量。
世界最长“代路”桥,高原冻土上最长铁路桥
清水河特大桥位于海拔4500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全长11.7公里,是青藏铁路线上最长的“以桥代路”特大桥,也是整个青藏铁路格拉段建设的重点控制工程。清水河特大桥
清水河特大铁路桥如同一条美丽的“彩虹”,飞架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这里可可西里高寒缺氧,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同时这里处于高原多年冻土地段,冻土厚度达20多米,且含冰量高,这给修建青藏铁路增加了不少难度。为了解决高原冻土区施工难题和保护好自然保护区,青藏铁路勘察设计的专家们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措施。
清水河地区季节性温差明显,夏季最高温度达38摄氏度,冬季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冻土区就会出现热融湖塘、暗河、冻涨球等现象。除了在地表能看到的热融湖塘外,到了夏季,气温升高,冻土融化,还会在地下20米至30米之间形成暗河;而到了冬季,热融湖塘和暗河由于气温的急剧下降,会形成突出地表的冻涨球。如果处理不好冻土问题,修筑的铁路将会变成高低不平的搓板路,留下运营隐患。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个别桥墩因天寒出现了龟纹,为了保证桥墩的质量,中铁十二局指挥部已经炸毁了三座这样的桥墩。
在巨龙般逶迤而去的大桥下,各桥墩间的1300多个桥孔可供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自由迁徙。现在,铁路路轨已从这座大桥上顺利铺架通过。在神秘而美丽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清水河铁路桥已经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
从昆仑山北缘的纳赤台上行15公里,一座雄伟的大桥拔地而起,像巨人的双臂托起飞驰而来的列车。这座大桥就是青藏铁路沿线最高的大桥—三岔河大桥。三岔河三岔河大桥及落成纪念碑大桥全长690.19米,桥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铁路全线最高的铁路桥。它共有20个桥墩,其中17个是圆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顶部壁最薄处仅有30厘米。
三岔河大桥地处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这里冲积地层形成的峡谷,犹如利斧将一座高山从中劈开,三岔河大桥的两端就悬架在地势陡峻的山崖之上。
中铁十四局三公司承担了三岔河大桥的施工任务。类似规模大桥的施工,在内地正常工期需要两年。但这座桥是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重点控制工程,承担着为前方铺轨架梁运输物资的任务,因此大桥建设的控制工期只给了一年时间。为了保证按进完工,他们只好抓紧时间,就是寒冷的冬季也必须施工。一二月份,当地气温最低到零下30多摄氏度,桥墩混凝土浇筑首先要解决保温难题。他们经过反复实验,采用了模板内通蒸汽保温,模板外生火炉,外罩棉被、篷布的方法,硬是在冰天地中创造了一个相对温暖的小环境。
经过建设者的顽强拼搏,三岔河大桥用1年时间如期竣工。
长江源头第一铁路桥——长江源特大桥
站在“长江源”环保纪念碑前遥望沱沱河,只见一根根桥墩静静地伫立在河水之中。清澈的水流绕过桥墩向下游流去。这里便是是长江源头的第一座大桥—长江源长江源特大桥特大桥所在地。
长江源特大桥全长1389.6米,共有42孔,跨过约1300米的宽阔河床。桥址所在的沱沱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腹部的大河融区,兼有冻土及融区的双重特性,给施工带来了一定困难。从2001年11月24日开工以来,长江源特大桥的施工进展十分顺利,主体工程比工程要求的日期提早了300多天完工。全桥钻孔桩都经过了无损检测,合格率达到了100%。
在长江源头施工,最令人关注的是环保问题。中铁三局采取了各种措施,保护这里的环境不被污染。钻孔桩施工中产生的泥浆,都要进行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未沉淀的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而其它废料、废渣之类也都要集中弃置到施工废弃的取土坑里,加以平整。至于爱护当地植被、不惊扰野生动物等,更是职工们人人遵循的准则。
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等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动物,青藏铁路仅环保投入就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是目前我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并在全国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环保监理,首次与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首次为野生动物开辟迁徙通道,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清水河特大桥,就是青藏铁路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而建设的。
民工待遇最高的铁路项目之一
为了战胜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保障铁路建设者的生命健康。铁道部、卫生部在我国工程建设史上第一次联合下文,对医疗卫生保障专门作出详细规定,并投入近2亿元,在全线建立医疗卫生保障点。如今,青藏铁路沿线的所有重点施工段,基本配有高压氧仓等先进设备,有效地解决了建设者缺氧困难。青藏铁路也是民工待遇最高的铁路工程项目之一,铁路部门投巨资对民工管理实行三统一:“统一生活、统一居住、统一饮食”;第一次规定民工日最低工资,对民工实行免费医疗保障。
中国乃至世界最大冻土研究基地
为了攻克冻土难题,自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铁道部高度重视青藏铁路冻土攻关难题,先后安排了上亿元科研经费用于冻土研究,并组织多家科研院校的专家,对青藏铁路五大冻土工程实验段展开科研攻关,获得了大量科研数据和科研成果。青藏铁路冻土攻关借鉴了青藏公路、青藏输油管道、兰西拉光缆等大型工程的冻土施工经验,并探讨和借鉴了俄罗斯、加拿大和北欧等国的冻土研究成果。目前,我国科学家采取了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棒、保温板、综合防排水体系等措施,冻土攻关取得重大进展,青藏铁路的冻土研究基地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冻土研究基地。
青藏铁路在关注建设者的生命健康方面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纪录。铁道部、卫生部在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第一次联合下文,对医疗卫生保障专门做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定。青藏铁路在国内工程建设中首次投入近2亿元巨资,在全线建立三级医疗卫生保障点。
除此之外,青藏铁路建设的过程还创造了不少其他的纪录,比如,用4辆巨型平板卡车把国家调拨给西藏的第一批4台内燃机车整体运上高原的这一创举创造的西藏公路运输史上的多项纪录,海拔4700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编辑本段]高原生态未受明显影响
在生态环保方面,青藏铁路建设全程监控:在全国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环保监理;首次与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在铁路建设史上首次提出“创质量环保双优”的目标;首次大面积移植草皮;第一次为野生动物开辟迁徙通道……
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使青藏铁路建设用于工程环保方面的投资预计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卢春房说,环保投资和所占比例如此之大,在国内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当青藏铁路修到家门口时,那曲县古露镇党委书记阿旺有些担心:这里是藏北羌塘草原上水草最丰美的地区,修建铁路会不会破坏草原?可铁路建设者在古露湿地建火车站时,投资110多万元,成功移植并建设了8万多平方米人造湿地。阿旺放心了:“虽然修铁路占用了一些草场,但是这里的绿色却没有减少。”
青藏高原是巨川大河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重要起源中心,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铁道部在铁路开工前,组成联合专家组对沿线生态环保工作深入调研,制定了具体的环保措施,并专项预算1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保工程。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党委副书记才凡说,为解决“生态脆弱”这一难题,铁路在设计时就注意尽量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内,铁路线路遵循“能绕避就绕避”的原则进行规划。施工场地、便道、砂石料场都经过反复踏勘,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对植被难以生长的地段,施工时采用逐段移植;对自然条件稍好的地段,则进行人工培植草皮。参建单位与青藏两省区环保部门都签订了环保责任书,主动接受监督检查,全线还实行了环保监理制度。
青藏铁路经过可可西里和羌塘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野生动物,铁路沿线修建了25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电子监测证实,大批藏羚羊通过铁路沿线的野生动物通道自由迁徙。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调查表明,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沿线冻土、植被、湿地环境、自然景观、江河水质等,得到了有效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
[编辑本段]创造无一例高原病死亡的奇迹
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线85%左右,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大部分地区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如何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下确保建设者生命安全,也是一项世界性难题。
总指挥部党委副书记才凡说,为解决这一难题,参建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卫生保障先行”,建立健全了三级医疗保障机构。铁路沿线共设立医疗机构115个,配备医务人员600多名,职工生病在半小时内即可得到有效治疗。同时,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安排职工到低海拔地区轮休。
在海拔4600多米的昆仑山隧道施工时,施工人员背着5公斤重的氧气瓶,边吸氧边工作,在近一年的施工中,共消耗5公斤瓶装氧气12万瓶。中铁十七局在工地宿舍内安装供氧管道,只要打开阀门,随时可以吸氧。在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施工中,中铁二十局建成大型制氧站,将氧气输向施工隧道,使洞内氧气含量达到80%左右,相当于使工地海拔下降了1000多米。据了解,青藏铁路沿线共建立了17座制氧站,配置了25个高压氧舱,数万名职工每人每天平均吸氧不低于2小时。
在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体系下,青藏铁路开工以来,累计接诊病人45.3万多人次,治疗脑水肿427例,肺水肿841例,无一例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编辑本段]世界冻土工程的博物馆
冻土在冻结状态下体积膨胀,到夏季则冻土融化体积缩小。在这两种现象的反复作用下,道路或房屋的基底就会出现破裂或者塌陷。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日照强烈、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其多年冻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编辑本段]青藏铁路列车线路
青藏铁路已经在全国各地开通了7条前往圣城拉萨的线路,目前有广州到拉萨、上海到拉萨、北京到拉萨、兰州到拉萨、西宁到拉萨、成都到拉萨、重庆到拉萨。青藏铁路途径的城市有:北京、广州、长沙、武昌、郑州、石家庄、上海、无锡、南京、蚌埠、徐州、西安、成都、广元、宝鸡、重庆、广安、达州、宝鸡、兰州、西宁、德令哈、格尔木、沱沱河、安多、那曲、当雄共计27个城镇。列车车型主要以空调特快为主,直达车次有:T264(T265)、T164(T165)、T22(T23)、T222(T223)、T27、N917、K917到达拉萨终点站。
总的来说,青藏铁路是中国的骄傲!
意义和作用
1、青藏铁路是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线、文化线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必将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促进西藏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化西藏的产业结构,实现我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有利于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降低进出西藏货物的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西藏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地区及国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西藏市场机制的发育和人们市场意识的增强,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我国边疆的稳定和国防的加强;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和的巩固。 所以修建铁路首要的目的就是要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运力支持,同时这一条铁路建设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增加内地和西藏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保卫国土安全。
发挥青藏铁路的作用,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加紧研究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给西藏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用全新的思路谋划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青藏铁路的强大辐射作用,使青藏铁路更好地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造福西藏各族群众,努力将那曲物流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
黄河的历史背景资料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
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扩展资料
内蒙古黄河灌区,是中国著名的大灌区之一。其范围西起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东至呼和浩特市东郊,北界狼山、乌拉山、大青山,南倚鄂尔多斯台地,包括河套、土默川、黄河南岸灌区。跨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和呼和浩特、包头、乌海3市的19个旗(县、区)。
土地总面积2891万亩,现有耕地1878万亩,灌溉面积936万亩,农业人口201万,人均耕地9.3亩,其中水地4.7亩。
宁夏引黄灌区,是我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灌溉历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是宁夏主要粮棉油产区,也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
灌区涉及青铜峡市、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平罗县、陶乐县、惠农县、石嘴山市及中卫县、中宁县、吴忠市、灵武市等4个县(市)的引黄灌溉部分,计12个县(市)和20多个国营农、林、牧场。
汾河灌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面积分布在汾河两岸,北起太原市北郊上兰村、南至晋中地区介休县洪相村,长约140km,东西宽约20km,西以太(太原)汾(汾阳)公路和磁窑河为界,东以太(太原)三(三门峡)公路和南同蒲铁路为界。
灌区跨太原、晋中、吕梁三市,12个县(市、区)共56个受益乡(镇)的488个村,全灌区控制土地面积205.5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6.84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49.55万亩,受益面积约占全省水地面积的近十分之一,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区之一。
参考资料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_百度百科?
1、关于黄河的俗语、成语、谚语(各五条)
关于黄河的俗语
1、天下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释义:天下黄河流域富了宁夏地区,最富有的吴忠。
2、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释义:平凡人听了是是非非,就是黄河也黄河也捋不清楚。
3、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释义: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4、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释义:黄河是**的,长城很长,英雄打仗在四方。
5、跳进黄河洗不清。
释义: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关于黄河的成语
1、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2、河不出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
3、俟河之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4、河山带砺: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
5、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关于黄河的谚语
1、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释义:黄河水还有清澈的时候,难道人没有走运的时候。
2、圣人出,黄河清。
释义:圣人出来后,黄河水都变清了。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释义:黄河的水从天上来,一直奔到海布不回来。
4、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释义:看到黄河看不到其他的河流,从黛眉山回来不去不看其他的山。
5、黄河水清。
释义: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扩展资料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参考资料:
关于黄河与《黄河颂》的问题急求~
近年来,黄河源区径流大幅度减少,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水土流失加剧、冻土层埋深加大、土地荒漠化、湖泊与湿地萎缩、冰川消融、草场退化、鼠虫害肆虐、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等,使黄河的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为解决黄河源区存在的问题,2004年12月7~8日,黄河研究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了“黄河源区径流及生态变化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水利、地质、工程、环境、草原等方面的100多位院士、专家与学者,就目前黄河源地区径流与生态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方法展开了热烈的研讨。黄委国科局贺秀正同志对黄荣辉等院士在会议上的发言进行了收集整理,现予以集中发表,以飨读者。
黄荣辉院士:
主要讲讲黄河源区气象、气候的变化情况。具体讲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西北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二是源区径流和降水的变化;三是今后这个地区气候大概会发生什么变化。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由于气候变化,加上工农业用水的猛增,使得黄河下游径流减少得很厉害,甚至出现了断流,从而严重影响了华北一些地区的工农业用水和城乡人民的生活?用水。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从1977年开始我国北方发生了严重干旱,致使经济和粮食损失很大。所有灾害当中,天气灾害占了70%以上,而干旱灾害占了其中的50%左右。20世纪90年代黄河断流的时间比较长,近几年采取了分水措施,使断流现象得到了杜绝。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黄河上游和其他地区气象站50年来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黄河上游有关水文站40多年的径流资料进行的。
首先,谈一下我国西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这个区域在20世纪50、60年代年降水量偏少;从70年代开始,西北东部降水有所增加;到了80年代,西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均有所增加;90年代降水增加得比较多。可是我们要看到,黄河源区的气候变化跟西北是不一样的,而跟华北西部以及关中地区的变化差不多,所以该地区90年代降水大幅减少,径流也随之减少。
从夏季来说,每年的5~9月是西北降水比较集中的时期,并且夏季降水占了全年降水的很大一部分。20世纪50、60年代,西北地区降水比较少,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80年代西北降水呈增加趋势,而黄河源区降水情况相对还是好一些的。但是当90年代西北降水增加时,黄河源区和上游的降水却比较少。
50、60年代西北的春季是比较旱的,到了80年代西北降水开始增加,到90年代增加了很多。但70年代以后,我国气候有很大的变化,1977年以后华北变旱,西北的降水开始增加;1977年以后到80年代末黄河源区降水有所增加,但从90年代开始降水又开始偏少。
秋季降水相对少一些,但是变化是一样的,50、60年代西北的降水少一些。到了70年代,西北东部降水开始增加,80、90年代西北西部降水增加,但是黄河上游降水的变化跟关中这一带的变化差不多,总体还是偏少。
冬季主要是降雪,50年代西北的降雪很多,60年代也不少,70年代也是很好的,80年代更好,90年代也可以。
从上可以看到,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经历了60~70年代的降水偏少期之后,从80年代开始年降水量增加。这种变化在春、夏、秋季表现尤其明显。黄河上游地区无论是年降水量距平或各季节的降水距平的年代(际)变化与西北地区降水量距平的年代(际)变化有明显的不同,这个地区的年降水量,特别是夏、秋降水量在20世纪90年代均有所减少。
虽然黄河源区降水量在80年代是比较多的,但在90年代有所减少。从气温来看,蒸发跟气温有很大的关系。从1977年以后,春、夏两季全国都在升温,除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若尔盖地区的气温降低外,其他地区气温均升高了,升高最多的是东北与华北。全国秋、冬两季气温也有明显升高。气温的升高使得蒸发增加,从而导致径流减少。气温升高导致雪线上升了30~60 m;另外,气温升高有利于冰川的融化,在整个西北地区,自60年代以后冰川面积大约减少了1 400 km2。
上述是整个西北和上游源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情况,也就是说,黄河源区的气候年代(际)变化跟西北不一样,西北70年代后期以后降水增加了,但源区90年代降水减少。
下面谈谈包括玛多、达日、兴海、若尔盖、红原等整个地区的降水、气温以及径流的变化。我们主要研究唐乃亥流域包括红原、若尔盖、玛多、达日、兴海这几个代表站降水、气温和径流的变化。该地区年降水量平均为522 mm,但年代(际)变化很大,年际变化大概是4~7年为一周期,70~80年代降水主要是增加的,90年代降水减少。从气温来看,包括代表黄河上游的5个站气温均升高了很多,全年升高了1.0 ℃左右,这是比较大的。60年代气温距平是-0.5 ℃,到了2000年大概是?+0.5 ℃,?升高了1 ℃左右,这种升温幅度与华北地区的升温幅度差不多。
唐乃亥水文站径流量比较大的年代是50、60年代,大约为200亿m3,到90年代减少为150多亿m3。黄河下游断流,除了工农业用水增加以外,还与上游来水减少有关。
这个区域径流具有与降水一样的周期,年际变化周期是3~7年。对唐乃亥以上流量进行了小波分析,从年代(际)来看径流变化周期约为20年。70~90年代初径流量比较大,90年代以后有所减少,距平从90年代初开始为负值,若干年以后可能会变为正值。因此,无论是从年际变化还是从年代(际)变化的趋势来看,黄河源区的径流量都会增加。
上游其他几个站的情况是:玛多靠近黄河发源地,降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和整个区域的变化差不多;达日站虽然有些波动,但波动不是太大。当然从气温来看,玛多、达日两站的气温都是上升的。
蒸发与气温有关系,玛多站蒸发量是增加的,达日站蒸发量也稍有增加,地温也升高了,但幅度要小一些。唐乃亥等站降水量80年代增加,90年代有所减少,但减少不是很多,径流量变化却很明显。兰州站的流量变化趋势与唐乃亥站差不多。因为唐乃亥、贵德2站平均气温都升高,所以蒸发量增加了,加上人类活动使得兰州站流量减少得比唐乃亥站还多。从小波分析看,兰州站的径流量经历了少、多、少的过程,90年代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3年多的持续减少阶段,现处于转折时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正处于从偏小变偏大的转折期。
上述分析表明,唐乃亥以上黄河源区包括红原、若尔盖、玛多、达日、兴海等站平均降水量变化不是太大。从60年代到现在年降水量虽有些变化,但不太明显。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降水相对偏少,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降水相对偏多,从90年代到现在降水偏少。此流域的气温变化特征是80、90年代偏暖,气温上升明显,相对于60年代气温上升了1℃。
降水和气温的这些变化也可以从黄河上游玛多、达日等站的观测值看出来。从唐乃亥水文站来看,黄河上游径流量在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相对偏多,但由于气温明显上升,使得蒸发量加大,加上工农业用水和城乡人民用水量剧增,使得黄河上游径流量从90年代初到现在呈锐减趋势。黄河上游的流量与该流域降水量有很大的关系,相关系数可达到0.75,这说明黄河上游的流量主要依赖于降水。但是从降水资料来看,90年代黄河上游降水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是太明显,那么为什么黄河上游流量锐减得这么厉害?这只能说明一方面是蒸发增加了,另一方面说明流域的工农业用水、畜牧业用水、城乡居民用水增加了。
最后谈谈今后黄河源区的气候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今后由于工业的发展,温室气体排放会越来越多,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比80年代初增加了30×10-6~40×10-6。《全球变暖》这本书介绍,2100年地表升温幅度有的预测是2℃,有的是3℃,有的是1℃,总的来说气温都是上升的,但是增温幅度不太确定。
根据我的学生高原杰博士利用中科院大气所的气候数值进行的计算,今后20~30年间黄河源区的气温将会升高,降水也将有所增加。虽然根据黄河上游径流的小波分析结果外推以及全球模式的数值预测结果,黄河上游降水可能增加,但气温升高很明显,表明黄河上游的蒸发量将继续增大,加上开发大西北,黄河上游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用水也可能会增加,因此,可能还会导致上游径流今后进一步减少,使黄河源区生态进一步退化。
我的看法是:对黄河上游地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以前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以及现在的状态,而且必须考虑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的气候和水文变化。今后,黄河上游地区将要升温,生态将会更加恶化,用水量将增加,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黄河上游地区的气候、水文、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系统科学问题来研究。这个问题我曾经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呼吁过,他们也很赞成这一看法。
李吉均院士:
10年前,我为了研究古冰川,研究青藏高原,研究长周期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在黄河上游考察了几次,联系到现在这个会议,我想讲一点意见。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和季风的变化,按照地质气候记录来说,一般规律是高温跟高湿是配合的,但是温度与降水有高温高湿、低温低湿等匹配关系,就是干旱,也有高温干旱和低温冷湿之分。几千万年以来,西北地区的主导是高温和高湿配合,低温和低湿配合。根据这个预测,黄河上游是不会这样干下去的,它会变湿。7年前我的一位研究生做西北干旱区荒漠化趋势研究时,曾经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真正的干旱区在新疆和河西走廊的西部,那里的河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山径流量明显增加,但是祁连山东段的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则明显半干。这怎么解释呢?我想主要是蒸发造成的。真正的干旱区蒸发量也随气温升高而增大,但地方性的局部环流强,还有冰川的消融,也许高风水汽还有什么变化,共同表现就是出山径流量增加,不过现在还分不清楚哪个占主导地位,这值得研究。这些因素促使新疆及河西走廊西部径流增大10%以上。前年施雅风先生注意到这个问题,称之为气候转型,并对此作了认真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广泛重视。与此同时,北方的半干旱区包括甘肃东部的变干是很显著的,我很同意是蒸发的加强导致这一变化的观点。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季风加强,亚洲内陆是变湿的,这是地质记录告诉人们的,而没想到干旱区很快转湿了。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这些地方,由于蒸发迅速加强,土壤失去水分,大气环流还没调整过来,海洋上来的水汽还不足以使降水明显增加,因此造成了干旱化。青藏高原凡是发现泥炭的地方都是从全新世气温升高以后降水增加、温度增高、植被变好才开始聚集的。而冰期气候非常寒冷且干旱,在这种情况下植被是很差的,当然不会有泥炭生成。具体是多长时间能变过来,还要具体研究。现在新疆这个地方降雨增加,冰川融化、降水增加、地方性环流、高空输送的水汽各占了其中多大比例,这确实是要具体研究的。
我同意丑院士讲的“仅停止生态破坏不会有大量的水”这一观点,关键是看大的环境气候。那么是不是在生态上就不做事情了?应该做。黄河上游我们去了好几次,玛多这个地方的人在80年代说:别看这个地方很差劲,我们这里可是青海省人均收入很高的地方。为什么?就是放羊,羊多,产值就高。不过听说这几年不行了,牲畜太多,草原超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上月兰州分院成立50周年庆典的时候,请张新时院士做报告,他坚决主张把原始的游牧全部停止,改为人工草场放牧,原因就是原始游牧效益极低且破坏生态。当然,怎样做到这一点还存在经济上和政策上调整的问题,但不能让牧区无限制地增加牲口的数量。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工业化、城市化来解决问题。
黄河上游是黄河径流的主要形成区,其中兰州是300亿m3,唐乃亥大概是200亿m3。总的来看兰州正好是青藏高原的出水口。青藏高原是中国地貌的第一个阶梯,到第二个阶梯黄土高原开始进入耗水地区,往北入银川、包头就到了荒漠戈壁,耗水量更大,转了一个大弯之后又进入黄土地区,泥沙大增。中国的大地构造格局到了西部过后,方向变了:在洛阳以东是北北东向,洛阳以西是北西西向。从渭河谷地,到兰州、西宁、祁连山北麓,再到天山北麓,现在的产业带是这么布置的,古丝绸之路也沿此走向。以后西北发展工农业和各种产业都要水,也应该把水集中在这个地方。
现在有一个想法,在唐乃亥把水堵住,内蒙古需要多少水就放多少水,关中这一带需要水,产业带在这里,就调到这里来,让水的经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是题外话。对黄河要好好研究,我们的水是非常稀缺的,特别是北方非常稀缺。有一个研究生答辩的时候,算了一本账,表明西北地区每公斤小麦花了将近3 m3水,这种农业是极其落后的农业,最后应废掉,把人口都集中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样生态也能得到保护。黄河上游也是一样,牧民住在游牧帐篷,也不是好日子,可以把他们迁到别的地方去,因为原始游牧必然会带来生态破坏。
丑纪范院士:
我主要谈3个问题:一是黄河源区气候的变化特征,特征就是干旱化;二是干旱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是从大气的水分循环,分析源区边界的水汽输送净流入量的变化,再分析降水和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的转折点。
黄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黄河上游年平均温度的变化从1961年到2001年的资料看是明显上升的。我觉得在我国除了西南地区之外都明显升温,因为这个升温是年代(际)的时间尺度。我们讲的全球变暖是讲全球的平均温度,但是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在各个地区的响应是不完全一样的,例如青海省东部的增温要比西部厉害。
黄河上游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下降的,但不是非常明显。从1961年到2001年来看,去掉年代(际)的变化,趋势是减缓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一般说来,从全球范围看,随着全球变暖,水分蒸发加剧,降雨量增多,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响应不一样,因此在这里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黄河上游蒸发量增大得很厉害。蒸发量的变化,人们一般的观念是温度升高,蒸发加大,但前不久宁夏气象局陈晓光研究员做了一个工作,把宁夏境内所有站的气温和蒸发的变化做了一个分析,结果表明气温虽然明显升高,但蒸发却减少了。叶笃正先生说他从国外资料中也发现了这个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陈晓光进一步做了分析,指出影响蒸发不只是气温的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风速。为此陈晓光统计了宁夏的风速变化,发现随着气温的增高,风速显著减小,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即风的减小对蒸发的影响超过了温度的升高。
总体来讲,黄河上游温度升高是大家都知道的。温度的升高,降水的减少,蒸发的增大,导致干旱化非常明显。
干旱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可以从大气水汽输送的角度看一看。因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局地的降水实际上是全球水循环的一个结果。全球的水循环不仅是重要的物质循环,也是能量的循环,太阳能把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上液态的水转化为汽态的水,随着大气环流输送到各个地方,在适当的条件下转化为降水,把热量释放出来,实际上是这个过程。
分析一下黄河源区,实际上是按经纬度划出这一块来,看看通过边界输送进去的水汽量,通过NCEP再分析资料来看,实际上降水应该是这样的,流进了多少水汽,流出了多少水汽,地面蒸发了多少水汽,空气里的水汽含量变化很小,这就是降水。如果进去的水汽很少或没有水汽进去,也没有流出来,地面也没有蒸发的话,是不可能有降水的。除此之外,降水跟这个地区水汽的转换率有关系,流进那么多水汽,降水加上蒸发就是流出去的,如果降水效率很高,流出去的就会减小。为什么我说到这点呢?因为这跟人工增雨有关。同样进去这么多水汽,同样蒸发这么多,可能影响降水,因此会影响到流出去的情况。希望将来可以通过这个办法诊断一下人工增雨的效率。
黄河上游整层的QV变化。发现南北经向的水汽净输送跟降水有非常好的同步效应,完全是同相位的,并且南北向是正相关,而东西向是反相关。现在黄河上游降水跟整个西北的不一致,西北这段时间变湿了,黄河上游反而变干了,不完全一致。从水汽的情况看,西北的水汽多半是西风带来的,所以东西向的水汽输送是增加的。但从资料来看,东西向水汽输送与黄河源区的降水是反相关的关系。西边界流入,东边界流出,跟整个黄河源头的南北边界合起来看,正好水汽的流入量跟降水量的变化是一致的。
结论:为了探讨黄河上游源区区域异常现象的影响因子,计算了黄河源区箱型各个侧边界水汽净流入的年际变化,分析了源区箱型各侧边界水汽输送与源区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源区南、北边界层水汽与源区降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超过90%的信度标准,但计算源区降水序列与东西边界水汽输送相关,相关系数却未超过90%的信度标准。进一步讨论黄河源区水汽的输送跟哪些因素有关系,就是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偏南还是偏北,跟季风的强还是弱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是降水的减少是整个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反映,既然是这样,很难采取什么措施能够使得降水变多。如果仅仅就黄河源区来看,那个地方每平方公里才两个人,很难谈到有规模化的工农业生产等,可以考虑把人迁出来,不要过度放牧。但是这样的改善不能使降水增加。什么办法能使降水增加?是不是完全无能为力了?根据目前青海省从1998年开始进行的人工增雨作业来看,在作业的区域和时间里,根据调研和当地群众的反映,增雨效果是明显的,但是目前每年用于黄河上游和环青海湖地区人工增雨的经费仅有500万元,而且只是在夏季短时间、局部的地方实行,因此,在合适的情况下展开黄河源区的人工增雨,应该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一件事。
人工增雨可以增加降水量的幅度,也就是10%~15%,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这解决不了整个干旱问题。
符淙斌院士:
我今天主要是想把刚刚通过结题验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即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的成果介绍给大家。根据这个项目的成果,从我国北方干旱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几方面的情况,为黄河源区的径流和生态变化的讨论提供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
先来看一看北方干旱化的现状。从最近5年用来表现干湿状况的3个指标即降水量、地表湿润指数和干旱指数来看,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干旱状况是非常严重的,其中包括了跟黄河有关的相当一部分地区。根据国家民政局统计,最近10年的旱灾是十分严重的,占了整个气象灾害的50%。特别是最近5年比以前的10年增长了10%,这是现状。回过头来看看北方的干旱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内陆干燥度的变化从200万~300万年前开始,干燥度突然增大,而且以后变率变得非常大。科学家还发现,这个变化可能是跟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有关系。因此,北方干旱化及亚洲内陆的干旱化是长期形成的。
第四纪以来,地球轨道的参数主要有4种周期,产生了相应的周期性的干湿波动以及变干趋势。我们研究得到的最基本的结论是,第四纪时北方沙漠分阶段扩大,北方干旱区总体上朝着越来越干的趋势发展。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界限在末次间冰期比末次盛冰期向北推移了大约250 km。最近1万年来的孢粉记录解释了岱海湖区全新世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历史,距今2 900年以来森林消失,植被覆盖率降低,进入了寒冷干燥的时期。
岱海湖湖水古盐度和古温度的主要特征揭示了大约3 000年以来的干旱化趋势。长期的自然背景是,在百万年一直到几千年的情况下,北方地区总体来讲已经形成了干旱化的格局。最近100年来的情况怎么样?最近100年来,北方的干湿变化主要有两种准周期的变化,一个是大概在20年,一个大概是在70年。最近50年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气温升高,加剧了干旱化的发展,特别是华北和西北东部干旱化趋势非常明显,半干旱区的边界振荡式地向东南方向扩展。
干旱出现的频率,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增大的,土壤湿度也是减小的,其中包括我们所关心的黄河源区,这是最近50年的情况。
分区的情况,西北东部大概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系统地变干,并且干旱化是振荡式地向东、向南扩展。
从我们利用的径流量资料来看,花园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径流量减少,兰州是80年代以后径流量减少。
70年代黄河上游径流量有突然下降的特征,其中人类活动引起的径流量减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下面讲一讲未来。我们的项目建立了干旱化趋势预测工作体系,提出了未来10~50年的干旱化发展趋势预测意见,已经报国家有关部门了。
该工作体系包括3个部分:一个是干湿状况的自身变化规律,二是影响干旱化的主要物理因子,三是区域和全球数值的模式情景预测。我们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的神经网络对大概15种意见进行了集合,得到了对未来10~50年的预测的初步意见。在我们的实际预测中,所有的因素都是定量的,但是考虑到我们目前预测水平的可信度,只给出了一些定性的结果。
对2010年以前,主要做了4个地区即东北、华北北部、华北南部和西北东部的预测。西北西部的工作有另外一个项目,所以我们没有做那方面的工作。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到大部分地区继续偏干,特别是华北南部干化有可能加剧,西北东部有可能转向偏湿。2010~2020年,大部分意见认为有可能由干旱转向缓和,但是这个预测意见的可信度比较低,因为有相反的意见。2020~2050年西北东部可能偏湿,华北南部继续偏旱。
还有些其他的预测意见,比如未来10~50年,北方地区极端大旱、大涝年份出现的频率加大,其中华北北部和华北南部大旱出现的频率将分别可能增加10%和20%;未来10~20年黄河上中游和下游的实测年径流量将分别减少10%和20%。在气候和干旱预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水资源模型以及在社会经济变化驱动下的需水模型,预测未来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和缺水的势态。结果是未来50年花园口的径流量每10年减少5.7%,整个黄河每10年减少0.43%,并且在预测2030年用水低速增长的情况下,华北大部分和东北南部地区的年缺水量将达到1亿m?3。因此,建议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在未来50年北方缺水势态严重的情况下,必须利用外流域调水和非开发水。
这个项目专门用区域环境系统模式讨论了气候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就是半干旱地区恢复自然植被可能产生的气候环境效益。该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发展了简化的大气环境系统模式,可以考虑各类大气成分的变化,包括硫酸盐、气溶胶、黑炭气溶胶、沙尘气溶胶等,还发展了新的水文过程模式。新的水文模式包括了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两种过程,考虑了降水在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此外还发展了土壤湿度的反演流程,因为土壤湿度对模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雨量是极其重要的。
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在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自然植被恢复25%、50%、75%和全部恢复以后产生的土壤上层湿度的变化和降水的变化的虚拟试验。可以看到恢复自然植被对于区域水文状况的影响是明显的。
虽然这个试验是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做的,但这个方法是数值模拟试验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其于他地区,如果需要了解黄河源区恢复自然植被可能产生的气候影响和环境影响,这个模式可能是可用的工具。
任继周院士:
今天,很多院士、专家对气象、水文和个别生物方面做了很精辟的深刻阐述,黄河源的问题大家研究得相当深刻,我就农业生态特别是草地生态方面谈一谈如何适应现在的变化。
黄河源生态问题的根源是气候干旱化,大家一致认同,没有异议。此外还有人类不合理的干扰。气候干旱化我们无能为力,人类不合理的干扰,要看我们怎么使用,怎么管理,这是我们能做的。
江河源管理的特点与难点。江河源区一般属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生产力低,生产方式是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相适应的适应性生产方式,这是人类最早的仿生学。适应性生产方式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道理。还有藏族的居住家园,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藏传佛教文化的核心地区,宗教文化有它的系统性和保守性。在这个地方进行生态工作是有难度的。怎样治理?黄河源的生态恢复应该在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框架内谋求持续发展,丢掉任何一个都是不行的。其具体任务是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尊重藏族的传统文化,合理组织以适应性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减轻草地压力,创建藏族社会生产、生活的新模式,这个任务非常艰巨,不但是生态自然界的问题,还有社会问题,对生产生活新模式的逐渐形成要持之以恒。
第一,有哪些战略措施?一个是确定发展方向,改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为生态安全为主。建立健全的生态系统,包含地境、生物、社会。鼠害为什么这么严重?过去若干年用毒药毒老鼠,实际上老鼠的天敌也被毒死了,这是非常严重的。把老鼠消灭的同时,把天敌消灭了,老鼠恢复得很快,而天敌恢复得很慢。有一次我从俄罗斯经蒙古人民共和国到内蒙古,看得很清楚,蒙古人民共和国这边有鹰,草地不错,一到我们这儿就光秃秃的,鹰都不见了。恢复一个系统,不只是植物系统,而且包括整个系统,包括动物